学柔道的鲁迅

鲁迅不单是文章大家,而且是健身高手。当年在南京上学时,他就常常骑马锻炼身体,有意找一些“八旗子弟” 中的骑马高手比赛。1902 年,鲁迅以“南洋矿路学堂毕业生奏奖五品顶戴”的身份从上海赴日本留学,进入东京弘文学院普通科学习。鲁迅当然不会局限于在学校上课,而是积极参与各种活动,与此同时他还跟随柔道名师嘉纳治五郎学习柔道。

鲁迅学习柔道的目的不仅在于健身,更是为了以后从事革命活动。他说“复仇观念强烈,在日本的课余习些武艺,目的就在复仇”。有学者特意查到鲁迅当年学习柔道时签署的誓约,总共有五条:

第一,今入道场接受柔道教导,绝不任意中辍。第二,绝不做一切玷污贵道场声誉之事。第三,未经许可,绝不泄露机密或向外人显示。第四,未经许可,绝不擅自传授柔道。第五,进修期间,自当坚守各项规则,并在取得许可证书之后,从事传授时,绝不违反各项规约。

当时在此五条誓约下面签名的留学生共有33 名,第一个签名者是鲁迅的浙江同乡海宁人张邦华,鲁迅名列第二。此外,鲁迅的终生好友许寿裳也在33 人名单之中。

虽然鲁迅学习柔道的具体情况今天很难弄清楚,但鲁迅学习柔道一事还多少促成了他的思想发展。就在鲁迅开始学习柔道不久,他做了一件令人刮目相看的事情:剪掉辫子。这件事发生在1903 年3 月20 日左右,为此鲁迅还特意拍照以示留念。当时清政府要日本政府将剪掉辫子的中国留学生驱逐出境,而鲁迅却在班上第一个剪掉辫子,确实勇气可嘉。后来,鲁迅还将自己这张照片寄给好友许寿裳,又附上小诗一首,就是那首著名的《自题小像》:“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也是在这个时候,鲁迅与许寿裳的友谊日益加深,二人经常探讨如何启蒙救国的大问题,其中经常讨论的有三个相关的问题: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

青年鲁迅所思考的问题之深刻和眼光之开阔,已远远超过当时的中国留学生,是对中国未来和中华民族命运的思考,为中华民族的未来寻找救赎之道。最终,鲁迅弃医从文,拿起手中的笔,向腐朽黑暗的旧世界展开“无情的复仇”。

(摘自《北京晚报》,豆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