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落孙山这个成语每个人都熟悉,但如果问你其中的“孙山”是谁,有没有上榜,很多人估计就不太清楚了。
其实,“名落孙山”的孙山不是一座山,而是一个人名。
孙山出生于宋朝,为人滑稽幽默、喜欢开玩笑,左邻右舍就给他取了个绰号“滑稽才子”。
一次,他和一个同乡的儿子一同赶考,放榜时,孙山的名字被列在榜单的最后一名,而那位同乡的儿子却榜上无名。
不久,孙山回到家乡,村里人得知他高中的消息纷纷前来祝贺,那位同乡也来了,想问自己的儿子有没有考上。
面对这个问题,一向幽默的孙山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既不好直说,又不能隐瞒。
于是,聪明的孙山便作了两句诗,诗云:“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言外之意是,我孙山是中榜榜单上的最后一人,而你儿子还在我后面,你说中没中呢?自然是没中了。
此后,人们便根据这个故事,把在考试中落榜,或没被录取,叫作“名落孙山”。
(大浪淘沙摘自“闲花小城”微信公众号,小黑孩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