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射击混合团体10米气步枪比赛金牌后,铺天盖地的关注向盛李豪和搭档黄雨婷涌来,但对于射击天才盛李豪而言,这一切丝毫没有打乱他的节奏。时隔两天,依旧在沙托鲁射击中心,他再次拿下男子10米气步枪冠军。
13岁开始练习射击,一路高歌猛进,19岁就手握两枚奥运金牌,盛李豪似乎是被量身定制成了爽文故事的男主。他的微博昵称是“光靠干饭就”,这让网友们笑称,原来“光靠干饭就”拿了两块金牌,并送给他“干饭哥”的称呼。但这位内向的射击天才说:“这个成绩……不是光靠干饭就能做到的。”
骨子里的淡定
刚刚拿下奥运首金,盛李豪没有什么回味的时间就再次走进射击中心。在男子10米气步枪资格赛中,盛李豪与49位选手争夺8个决赛席位,6轮60枪,盛李豪延续了自己的“快枪手”风格,不过在第53发时,他出现失误,打出9.9 环的低分,排名瞬间跌到第八位。
现场观众都为他捏把汗,但向来冷静的盛李豪却丝毫没有慌张,稳稳地拿下此后的比赛。最终, 他以6 轮631.7环的总成绩,与阿根廷选手并列第1 位,有惊无险地晋级。
来到决赛,盛李豪一直霸占榜首,领先0.8 环来到最后一枪。他深深吸了一口气,闭起双眼,这样的神情,在他此前的比赛中算是少见。最后一枪,盛李豪打出10.6,以总分252.2 环打破奥运会纪录的成绩拿下个人金牌。
赛后,媒体又将19 岁的他围住,但不善言辞的盛李豪哪怕是两金在手,也没有表现出太大的情绪起伏。
“他的淡定就是骨子里的。”一说起盛李豪,苏州射击俱乐部老板袁康的第一句话总是会这样讲。他还记得那一年13 岁的盛李豪被爸爸带着来到自己的俱乐部玩射击放松,作为曾经的射击运动员,几次下来,袁康就慧眼识珠,发现这个孩子天赋异禀。
那时,曾做过袁康教练的沈超,正在为苏州市射击队四处找苗子作为全运会的储备人才,袁康听闻马上向他推荐了还在自己俱乐部玩枪的盛李豪。
和盛李豪同一批去往苏州市射击队试训的一共有三人,之前根本没有接触过专业训练的他,基本功比不上人家,但沈超却发现,盛李豪的专注度、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都非常强。很多孩子在刚开始进行专业训练时都会找各种借口,比如上厕所、喝水等趁机休息,只有他在训练上一点不松懈,每一步都严格完成;每当教练给小队员讲解战术时,大多数孩子的专注力都不够,但盛李豪总会用明亮的眼神看着自己;遇到有些需要讲解或需要自己去感觉与掌握的问题,从未接触过专业训练的他,也比同龄人接受得更快。最重要的是,“他有颗大心脏”。
2017年3月,盛李豪正式入选苏州市射击队。刚入队时的测试成绩,他和其他孩子相差无几,但是9个月之后队里第二次考核,盛李豪竟然打出了600环的满环成绩。尽管小小的盛李豪自己非常淡定,但作为主管教练的沈超“被震惊到了”,他立即将这个情况上报给江苏省队教练姚烨。
2018年,已经进入省队教练视线的盛李豪参加了全国U21射击比赛,不出意料,他拿到了个人项目的金牌。2018年年底,盛李豪被招进江苏省队集训。
实际上,盛李豪这个年纪,在当时省队的计划中,主要备战目标是2021年的全运会,那时根本没有想过东京奥运。但东京奥运的延期,让国家队决定扩大选材范围,盛李豪抓住机会在2020年的两场全国大赛中脱颖而出,一步踏入国家奥运备战队的大门。但起初,没有人相信16 岁的他真能去东京。“我们刚开始都觉得他是去做陪练的,参加东京奥运会是不可能的事,他没有任何奥运积分。”姚烨说。
惊喜一个一个到来,盛李豪先是在选拔赛上发挥出色,抢到一张奥运门票。更让人意外的是,16岁少年初登奥运赛场就一举拿下男子10米气步枪个人项目的银牌。“越大的场面,他越稳定,甚至是超水平发挥。”在沈超眼中,盛李豪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沉稳的性格和从不松懈的坚持。
惜字如金,却分外“有梗”
或许是因为“过于沉稳”,陶醉在自己射击世界里的盛李豪,给外界的印象也是少言寡语。其实在巴黎奥运会前,“惜字如金”就是很多人对盛李豪的第一印象,在他看来,接受采访时的紧张程度要远远大于比赛。
当年成为奥运史上最年轻的射击奖牌获得者后,在被问及第一次参加奥运会的感受时,盛李豪只用了“挺热闹的”和“还行吧”来描述。
2023年,在杭州亚运会射击男子10米气步枪赛场,盛李豪以253.3环的成绩夺金,并打破世界纪录。即便如此,性格内敛的他依然只有两句话:“没有想过自己能破纪录”“没什么感受”。
这一次在巴黎拿下两块奥运金牌,除了微微上扬的嘴角和略显湿润的眼眶,盛李豪也始终没有更多的情绪表达。不过还是有些话题可以让他多聊几句,“喜欢吃啥?最喜欢吃的就是家里的红烧肉。”
然而,“惜字如金”只是盛李豪接受采访的一面,另一面是分外“有梗”,充满乐趣。在一次采访中,教练夸赞他“在赛场上很专注”“骨子里面有种狠劲”,让他评价教练时,他笑呵呵道“感觉教练比较焦虑”。当在采访中被问到梦想,他回答说“我忘记了”;当问他有什么祝福送给大家,他则说“大家好好加油,好好过日子”。
19岁的盛李豪已经站在了世界之巅,面对扑面而来的关注,静下心,睁开眼,他的未来还有无限可能。
(摘自“界外编辑部”微信公众号,视觉中国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