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人的精神状态到底有多“超前”

大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风华绝代的王朝,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王朝。不仅有“发疯文学”“凡尔赛文学”,还有顶头上司带头“起舞”。从上到下,从中央到地方,呈现出遍地“奇葩”的盛况,让现代人倍感亲切。

那些年,我们一起犯过的“蠢”

人生在世,总有犯迷糊的时候。出门忘带钥匙,走路撞玻璃,遛狗被狗绳“捆”住……遇上这种事情时,人们难免又气又笑,甚至说一句“今天也被自己蠢哭了呢”。而这些“蠢萌蠢萌”的错误,其实古人也没少犯。

谈迁在《枣林杂俎》中就记载了一宗袁崇焕的“黑历史”:(袁崇焕)尝于演武场较阅,忽自起舞,防牌中蹶。

袁崇焕是明末时期的名将,早年深受崇祯皇帝的重用,一度做到兵部尚书的位置。一日,他在校场练兵,突然来了兴致,就开始抽剑出鞘,当着上万将士的面舞起剑来。将士们纷纷叫好,一切都很顺利,直到他不小心踩到盾牌,“啪叽”摔了一跤。

之后的故事如何发展并没有记载,但我们也能猜测出当时的场面一定十分尴尬。袁崇焕(平地摔版):这摔的是我这个人吗,是我稀碎的面子!

无独有偶,明朝人不仅有自己的“平地摔”,还有自己的“徒手抓蚊子”。春暖花开时,蚊虫也随之多了起来,尤其是对于南方人来说,《明语林》中就记载了明人打苍蝇的“盛况”:陈中丞,也就是陈智,是当朝都察院右都御史。他脾气刚直暴躁,仗义执言,有许多为人平冤的事迹见载于碑文。不过,也正是因为暴脾气,让他为许多人所诟病。

这天,他正在工位上“搬砖”,突然簪子掉在了地上。陈智站起来弯腰去捡,越捡越生气。正巧,此时有只苍蝇从他面前飞过,陈智的怒火“蹭”地一下就冒了出来:“抓住它!”随从以为他要抓犯人,一边着急忙慌地拿绳子,一边问他:“抓谁?”陈智接着叱道:“蝇也!”

这两个字气壮山河,喊出了奋勇杀敌的气势。同僚们都哭笑不得,纷纷劝他“消消气”。陈智自己也觉得面红耳热,于是刻了一块木牌,上书“戒暴怒”三个大字,立在自己的面前,堪比古代版“座右铭”。

严有“财”,徐有“才”,他们都有美好的未来

如果要出一个明代贪官大赏,那严嵩父子一定当“贪”不让。当这对父子倒台的时候,锦衣卫去严府抄家。他们本以为这只是一次再平凡不过的外勤,却没想到,竟然抄出了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东西。

除了金银财宝,锦衣卫先抄出来一件金丝帐——除了奢华之外没有任何问题。但紧接着,锦衣卫们就搬出来“金溺器”和“触器”。负责的官员一看,这太吓人了,怕吓着皇上,于是“令销之,以金数报而已”。

“溺器”,顾名思义,就是便桶;而“触器”呢,也是便桶。换言之,严世蕃家中如此富贵,以至于连便桶都是“象牙镶金”,极尽奢华,实在是暴殄天物。官员见了都不敢上报,怕污了皇上的耳朵,自己还要受一顿数落。

严家有“财”,而与他们同时期的徐阶则有“才”。但不同的是,徐阶的才情反而限制了他。冯梦龙在《智囊》中记载:徐阶在浙中督学时,有一个秀才用“颜苦孔之卓”作典故。徐阶觉得这个典故眼生,就在旁边批了两个字“杜撰”,并将这篇文章评为四等。考卷发下去后,秀才拿着书来和徐阶对质,徐阶一看,确有其事,于是马上起立认错,并将这篇文章改判为一等。

这是个典型的美德故事。不过,让我们来看看徐阶是怎么认错的:“本道侥幸太早,未尝学问,今承教多矣。”

“侥幸太早”,这是徐阶自谦的说法。徐阶自幼聪敏,二十岁就中了探花,被授予翰林院编修的官职,前途无量。因此,徐阶这番话也可以理解为“不好意思啊,我小时候太聪明了,没来得及读太多书就考上了”。既表达了对秀才的认可,也给自己留足了颜面,可谓是十足的体面。而他的这一番自陈,也堪称明代版“凡尔赛”。

接下来这位更是重磅——李贽,这位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狂人”,在文章《答陆思山》的最后几句中写道:些小变态,便仓惶失措,大抵今古一局耳,今日真令人益思张江陵也。热甚,寸丝不挂,故不敢出门。

短短几行字,就可以看出李贽的思维之发散,精神状态之稳定。在上一句话中他说,现在的人太不稳重,遇到一点风吹草动就惊惶失措……紧接着话锋一转,说天气太热了,我没穿衣服,所以不敢出门。

前一句话很正常,后一句话不太正常,合在一起就更加奇怪了。如果可以穿越回去采访李贽,真的很想问问他,是怎么从“益思张江陵”这件事情转换到“热甚,寸丝不挂”上面来的?

“下梁”发疯,原来都是“上梁”的锅

明代官员们的精神状态这样美丽,离不开顶头上司的“熏陶”。

嘉靖这一辈子,挚爱有很多。他除了心心念念“朕的钱”,还对可爱的猫咪爱之入骨。吃饭、睡觉、去御花园溜达,身边跟着的小猫甚至能凑出一支“猫猫足球队”来。嘉靖还喜欢给猫儿加官晋爵,让它们位极人臣。在明代,读书人当官还要考试,而猫儿当官只要合眼缘。但凡哪只“猫主子”被嘉靖一眼相中,就能飞上枝头变凤凰,坐拥荣华富贵。

到后来,宫中的猫儿越来越多,以至于严重搅扰了宫人们的生活。嘉靖眼中乖巧可爱的猫儿,堪称皇子皇女们的“童年阴影”。嘉靖的子女本就不多,然而,即使有孩子被猫叫吓得“惊风薨夭”,嘉靖对猫的爱也从未改变。

然而要说明代最离谱的皇帝,还得看专业选手——明武宗朱厚照。这位是出了名的“中二病晚期”,一生致力于给自己起中二网名。朱厚照从小有一个将军梦,于是自封为“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并给自己改名叫“朱寿”,煞有介事地玩起了角色扮演。

正德十二年(1517)九月,他“自称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不久后就出现在战场上,“亲督诸军御之”,击败了蒙古小王子伯颜南下的部队。双方打了五天,“斩虏首十六级;而我军死者五十二人,重伤者五百六十三人”。伤亡数字的可信度有待商榷,毕竟朱厚照和文官集团向来不对付,并且由于土木堡之变的前车之鉴,大臣们对“御驾亲征”这几个字心有余悸,一个个以死谏反对朱厚照亲征,以至于他只能偷偷溜出宫。因此,当时战事的情况可能远远超出记载,但无论如何,朱厚照打了一个漂亮的胜仗,也狠狠地过了一把“将军瘾”。

打了胜仗,立了军功,那自然就要封爵。翌年九月,他下旨褒奖“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朱寿亲统六师,肃清边境,特加封镇国公,岁支禄米五千石”。正德十四年(1519)二月,他又下令“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太师镇国公朱寿将巡两畿、山东,祀神祈福,其具仪以闻”,将祭祀的权力也交给“威武大将军”。主打一个“自己赏自己”。渐渐地,“威武大将军”手中的权力越来越大,甚至达到了僭越皇权的地步。于是,“威武大将军”架空了明武宗。

历史是由鲜活的真实构成的,见载于史册的每一个名字,都曾经是和我们一样的活生生的人,会有些许烦恼,也会尽情享受点滴生活。在会心一笑的同时,我们也感叹,“看到古人的精神状况和我一样,我就放心了”。

(摘自“国家人文历史”微信公众号,佟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