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里的“平民冠军”

“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奥林匹克格言里还有着更深刻的内涵——强调人人应享有从事体育运动的权利。本届巴黎奥运会上,人们会看到“机会均等”将如何投射在参赛运动员的人生故事中。

他们不一定能在赛场上夺冠,但可能是快递员里马拉松跑得最快的;可能是战火延烧的加沙土地上走出的幸运儿;可能是非洲大地上靠自我拼搏、乒乓球打得最好的……他们是奥运赛场内外的“平民冠军”。

栾玉帅:中国“快递小哥”跑进奥运

巴黎奥运会史无前例地设置了大众组马拉松项目,很快吸引了全球超过80 万人注册报名,最终仅4 万余名跑者成功“中签”,39 岁的北京“快递小哥”栾玉帅便是其中的一个。

8月10日,大众组比赛在巴黎奥运会男子马拉松比赛结束后的当晚举行,路线完全一致,栾玉帅和几万名业余跑者也能站上奥运赛道,感受奥林匹克运动的魅力。

栾玉帅与马拉松的缘分始于2017年北京马拉松比赛,得益于京东是北京马拉松物流赞助商,京东“快递小哥”栾玉帅得到一个宝贵的赞助商参赛名额。在同事眼中,他“跑得快,送单多,看起来毫不费力”。虽然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但栾玉帅小时候就展现出不错的运动天赋。在吉林集安老家上小学的时候,他曾在校运动会上包揽8个跑步相关项目的单项冠军。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栾玉帅开始备战2017年“ 北马”,白天送快递,晚上有时间就出门跑一会儿。

顺利完赛绝非易事。“跑到30公里就觉得不行了,从来没有过这种感觉,腿已经不听使唤了。”他说,“途中经过补给站,很多同事和志愿者给我加油打气,当时咬牙坚持,就一个信念,不能停!”

“ 我当时的号码是F2343,成绩刚好是4小时23分43秒,‘ 跑马’ 大概是命中注定吧。此后,栾玉帅正式“入圈”马拉松。他在朋友圈发自己跑步的照片,不少客户留言:“你也跑马吗?”“走啊,一起!”……

在客户的建议下,栾玉帅白天工作时在腿上绑沙袋,爬楼锻炼体能,晚上就到自己配送区域附近的北京交通大学体育场跑步,一练就是两个多小时。“我母亲起初很不理解,总问我, 刚到北京打拼没几年,咋就不好好工作了呢?但我自己知道, 跑步让我感到痛快,成绩哪怕只比上次快一秒,那种成就感也是无与伦比的。”

迄今为止,栾玉帅已参加了40多场马拉松赛事,个人最好成绩是在2020年南京马拉松赛上跑出的2小时25分55秒,这也成为他报名巴黎奥运会大众组的底气。

2021年, 栾玉帅在朋友圈偶然看到跑友转发的巴黎奥运会设置大众组马拉松赛事的消息,他先把通知截屏,再用软件翻译……他不想错过登上奥运赛场的机会。但获得抽签资格并不容易,根据规定,报名选手需要绑定运动软件,在2023年底之前通过徒步、跑步、骑车、游泳、滑雪等运动完成10万积分。

“ 走路一公里积5分,跑步一公里积10分,不同运动的分值也不一样。按照日常工作量和每天晚上两小时的训练量,达到10万分的门槛并不难。”栾玉帅说,“坚持的过程比结果重要,至于最终能否‘中签’,就靠运气了。”

今年大年三十,一家人正吃年夜饭,栾玉帅收到巴黎奥组委发来的邮件。“祝贺!是祝贺的意思!”5月,栾玉帅还给巴黎奥组委寄了一封信,表达自己作为大众跑者即将登上奥运舞台的激动心情。“我们以前都是在电视上看奥运会,谁能想到有一天自己也能‘跑进’奥运会!”

阿尔·巴瓦布:“我想展现一个坚强的巴勒斯坦”

今年24 岁的游泳运动员亚赞·阿尔·巴瓦布代表巴勒斯坦参加巴黎奥运会男子100米仰泳比赛。

阿尔·巴瓦布是1999年10月出生在沙特阿拉伯的巴勒斯坦难民,在迪拜长大。其父亲拉沙德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游泳运动员,但他18岁就离开巴勒斯坦,成了一名工程师,于是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

阿尔· 巴瓦布3 岁开始游泳,父亲每周带他练习多达10次,有时甚至是在凌晨。2015年前后,他在迪拜观看了一场游泳比赛,这改变了他对这项运动的看法。“我可以和这些人竞争。”此后他参加了多项国际赛事。2021 年,他代表巴勒斯坦参加了东京奥运会。他在男子100 米自由泳比赛中名列第66 名。“运动会最美好的时刻就是,我能够让我的朋友和家人为我感到骄傲。”

今年2 月在卡塔尔多哈举行的世界游泳锦标赛上,阿尔·巴瓦布胸前临时文上去的巴勒斯坦国旗受到关注。他接受采访时说,考虑到巴勒斯坦人民经历的一切,他能出现在赛场上,这很重要。

新一轮巴以冲突自去年10月7日爆发以来,巴勒斯坦官方数据显示,约有300名运动员、裁判、教练和体育行业从业者在战争中丧生,许多体育基础设施被摧毁。这也让巴勒斯坦运动员备受关注。至少有6名运动员代表巴勒斯坦参加巴黎奥运会,分别在拳击、柔道、游泳、射击和跆拳道项目上角逐名次。阿尔·巴瓦布说:“希望我们能赛出成绩,让国家和人民感到骄傲。我想向人们展现一个坚强的巴勒斯坦。”

夸德里·阿鲁纳:“非洲乒乓拓荒者”

凭借乒乓球赛场上少有的黝黑皮肤,独一无二的绿色球拍,神乎其神的步法,再加上经常完成不可思议的救球,夸德里·阿鲁纳征服了无数观众,成为乒坛“非洲一哥”。

许多球迷认为,专属主管教练、体能教练乃至经纪人,应当是世界级乒乓球运动员的标配。但一个球拍、一条毛巾、一个水杯,就是阿鲁纳的全部装备。

阿鲁纳走上乒乓球这条路,完全是因为发自内心的热爱与执着。他1988年出生于尼日利亚奥约镇的一个教师家庭,从小就对乒乓球情有独钟,但这被视为“不务正业”,得不到父母支持。毕竟,当时的尼日利亚盛行足球,篮球、田径也是备受瞩目的运动。而非洲属于乒乓球的“荒漠”,从事这项运动就意味着前路充满未知与孤独。

阿鲁纳并未因此退缩。不被允许打球,就向妈妈保证“一定不会影响学习”;没有乒乓球台,就在一个水泥台上画好线,用薄木板和海绵自制球拍打球。

转折点发生在1998年,当时年仅10岁的阿鲁纳经常陪哥哥去当地球馆打球,他的天赋被教练发现。后来,阿鲁纳经专业训练后球技大幅提升,2000年,他初登全国赛场便夺得青少年组冠军;2004年全国体育节,再获男子单打铜牌。

真正让他走上国际舞台的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尽管他在第二轮就遗憾出局,但这成了他辉煌旅程的开始。2014年,国际乒联将年度最佳男运动员的殊荣授予阿鲁纳。尽管在当时,他的整体表现尚未达到“最佳”水准,但阿鲁纳对非洲乒乓球事业的贡献,打动了众多球迷。2016年,里约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阿鲁纳晋级八强。

东京奥运会上他满怀壮志,誓要“挑战中国男乒,摘取奖牌”,却最终未能如愿。阿鲁纳并未因此消沉,2021年,在世乒赛的一场比赛中,阿鲁纳手持绿色乒乓球拍出场,这是世乒赛历史上首次出现彩色球拍。而绿色是尼日利亚国旗的颜色。非洲乒乓球联合会曾评价阿鲁纳是“非洲乒乓拓荒者”,尼日利亚媒体形容阿鲁纳:“他是一朵开在混凝土上的玫瑰。”

多年来,阿鲁纳还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在家乡创办乒乓球训练中心。“这项运动给了我生命,因此我想帮助那些在街头的孩子,让他们知道未来也可以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根据巴黎奥运会公布的乒乓球男单种子排名,阿鲁纳位列第14位, 人们期待这位36岁的老将继续续写传奇。

(摘自《环球》2024年第15期,知止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