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欲望与价值连接起来

编者注:今年4 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朱锐在课堂上告知学生,自己是一名癌症晚期患者。“如果我哪天倒在课堂上,大家不要为我悲伤,因为哲学家,是不恐惧死亡的。”8 月1 日,朱锐教授逝世。让我们在这篇文章中,感念这位用生命授课的老师。

所谓的内卷呢,应该是欲望的博弈;而所谓的躺平呢,应该是欲望的消磨,代表着一种低欲望甚至是无欲望的生存状态。

但是在我看来,这似乎是一个虚假的两难选择。因为只要简单地理解欲望机制背后的一些道理,我们甚至可以设想第三种情形,也就是高欲望但是低内耗的一种和谐社会。

法国社会学家勒内·基拉尔曾经设想过这样一种场景:小男孩走进他的门诊室,尽管满屋子都是玩具,但是他不知道该选哪一个,无聊之中他随便拿起一个车;在正要放弃这个车,去拿另外一个玩具的时候,他的妹妹走进来了,看见哥哥手中的车,就向他索要,但是哥哥不愿意给妹妹。于是,两个人就发生了冲突。

在基拉尔看来,这里面所包含的道理实际上是一种成人和儿童共有的欲望机制,也就是说,我们大部分的欲望,是靠社会模仿产生的。小男孩本来不希望要这个车,但是因为他妹妹要这个车,所以他也要。女孩也是如此。也就是说,当我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时,一个很随意的外在机制,就可以导致这种欲望的冲突。这是基拉尔的一个核心思想。

让我们来设想一下,我们所谓的内卷,是不是属于这种模仿欲望(机制)下的一种情形。我们之所以内卷,并不一定是因为我们人多,也不一定是因为资源少。而恰恰是因为我们的欲望被外在的机制所单一化,于是我们就像那个男孩和女孩一样,对一个东西进行无谓的争斗。

相反,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欲望和事物真正的价值相连接,也许我们就可以实现欲望的多元化。而当一个社会的欲望实现多元化的时候,所谓的资源稀缺,也应该会被相对缓解,而人与人之间的冲突,也应该会被降低。所以并不是说在内卷之外,我们只有低欲望或者无欲望两种选择。我们可以通过对欲望的培养、发展,以及对欲望机制自主性的改造,进入一个高欲望但是低内耗的大同社会。

(摘自朱锐在中国人民大学2024 年毕业典礼上的致辞,郭德鑫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