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古人做MBTI测试

“你的MBTI是什么?”互相询问人格类型,已经成了社交场合的家常便饭。不管是i 人还是e 人, 一聊到MBTI都能打开话匣子。这时候,古人们坐不住了,他们也要测测看!

苏轼:ENTP辩论家

人格特质1:好奇心强,特长多

ENTP是好奇心超强的人格,感兴趣的事情很多。加上他们总是精力充沛、热情饱满,一不小心就把自己捣鼓成六边形战士。看苏东坡就知道了:诗词书画、美食、教育样样出挑;种田、盖房子等体力活也不在话下;当官政绩卓越,招老百姓喜欢。

人格特质2:嘴欠但招人喜欢

作为理性又坦率的ENTP,职场上的苏东坡直言不讳,坦率到了“一肚子不合时宜”的地步。结果就是一贬再贬,越贬越远。生活中的苏东坡则话痨又嘴欠,深刻发挥ENTP的属性。比如,嘲笑黄庭坚的书法是“树梢挂蛇”,调侃好友陈季常“妻管严”,和好哥们佛印更是一来一往损个没完……但这并不妨碍他招人喜欢。“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和尚、道士、农民、小商贩……大家都喜欢他的率真有趣和自来熟,他的朋友啥人都有。

人格特质3 :外热内冷,清醒通透

虽说ENTP外在非常热情且充满活力,但他们内在常清醒通透,高度理性,不管是对自我、他人还是世界,苏东坡始终保持着理性地审视和思考。“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他的作品中有许多深刻的思辨,跳脱出小我的境遇,望穿人生真谛与宇宙奥义。这与他的豪迈浪漫形成强烈反差,却又共同造就了他鲜活饱满的人格魅力,于是才有了“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这就是苏东坡,多面而纯粹,深刻而轻盈。

李白:ENFP竞选者

人格特质1 :极致绚烂的想象力

ENFP 的Ne( 外倾直觉)值极高,他们拥有跳跃性极强的网状思维。天马行空、想象力丰沛在李白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这样的奇绝想象在李白的诗中数不胜数。

人格特质2 :热情洋溢的快乐小狗

作为ENFP 快乐小狗, 李白喜欢交朋友。他的“小圈子”几乎遍及大唐文坛的半壁江山,横跨各个年龄层。而且李白表达爱意的方式非常直白热烈,崇拜孟浩然就写诗告白:“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人格特质3 :敏感脆弱,也乐观坚强

即便有很多朋友,李白本质上非常孤独,他习惯展现自己自信豪放的一面,却鲜少暴露脆弱的自我。杜甫说:“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李白用狂放的表象来掩饰心底的脆弱。与敏感脆弱相对的是ENFP的乐观坚强。李白一生中遭遇过无数次理想幻灭的时刻,总是受挫、濒临绝望,但哪怕只有一丝希望,他也会重燃热情,咬紧牙关再出发。

杜甫:INFP调停者

人格特质1:温柔细腻

INFP是以性格敏感著称的人格,拥有无比细腻的感受力,共情能力强,这一点和杜甫完全适配。小到身边的朋友、大到天下苍生,杜甫都用心感受、共情。“世人皆欲杀,吾意怜其才。”所有人都讨厌李白这个狂傲自负的家伙,只有杜甫心疼他的孤独,怜惜他的才华。对天下苍生的共情就更深刻:“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就连自己的茅屋被暴风雨摧残的失眠夜,他想到的也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人格特质2:真诚长情

杜甫在爱情里真诚而长情,一生只娶了杨氏一人。他温柔浪漫,无论走到哪里都挂念着妻子:“老妻书数纸,应悉未归情。”平淡的日常也用心记录:“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而且在同一首诗里,他还用“相亲相近水中鸥”来隐喻和妻子相处的甜蜜。

人格特质3:生命力旺盛,创作欲爆棚

INFP是充满激情、富有创造力的人格类型。在我们的刻板印象里,杜甫总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但其实他年轻时比李白还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杜甫始终是个充满生命力的人。他眼界广阔,拥有着饱满的创作热情,一生中光是被保留下来的诗就有1500多首。即便是晚年最落魄的时候,他也未曾停止过创作。

诸葛亮:INTJ建筑师

人格特质1:运筹帷幄,战略能力极强

INTJ是战略能力最强的人格,这一点在诸葛亮身上尤为突出。草船借箭、六出祁山、七擒孟获无不体现他超乎常人的智慧和胆识。当年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运筹帷幄,提出“三分天下”的战略构想,高瞻远瞩,逻辑严明。刘备震惊,力邀诸葛亮出山相助,“隆中对”也一举成为蜀汉往后数十年的基本国策。拥有这样一个战神级别的军师,难怪刘备感慨:“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人格特质2:志存高远的理想主义者

INTJ的主导维度是Ni(内倾直觉),他们会依靠个人理想主义来理解世界,专注于实现理想,而且是有原则地实现理想。作为INTJ,诸葛亮是真正的理想主义者,他的大局观、忍耐,甚至他处世上的现实主义,都是为了“兴复汉室”的理想服务。年轻时的诸葛亮已才气过人,“卧龙”之名天下闻,可是在最值青春气盛的十年里,他从未谋过一官半职。在那个乱世里,他蛰伏着,忍耐着,等一个真正能够尽其才的贤明君主,直到他等来了刘备。

从政27年,诸葛亮筹谋军事,治理经济,完善律法,竭尽所能护佑百姓周全,守护一方沃土。到了生命的尾声,他又出军北伐,最后一次飞蛾扑火般,为理想倾尽所有。他54年的人生,一半用来为理想蛰伏,另一半为理想献身,身为理想主义者的诸葛亮如此崇高赤诚。

(以上测试结果根据人物性格与经历分析得出,仅供参考。)

(摘自“意外艺术”微信公众号,佟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