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学不会啊,怎么办

老师:

您好!我是一名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数学成绩一直都不好,但文科成绩不错,母亲为了不让我偏科,给我报了网课。在这学期第一次大考中,物理、数学我都没有考好,连之前擅长的语文和英语也退步了。我想努力提高成绩,但自学看不懂,也不敢问老师问题,同学们也都很忙,没太多时间教我,我该怎么办?

有难

亲爱的有难同学:

你好!收到你的来信,首先想给你一个拥抱。我能感受到你的努力,也能体会到你的无助。数学、物理成绩差,尝试了上网课,还想到很多方法——自学、找老师、找同学,但似乎每条路都走不通。这种情况确实会觉得很无助。

其实,我觉得你真的很厉害。别人可能不擅长就会开始抵触,但是你没有,不仅上网课,还在想着问老师、问同学,甚至给我写信。你没放弃,还在尝试解决问题。你有很可贵的意志品质,你懂得坚持,能接受失败,真的很了不起。

当你告诉我真的学不会时,我想说“恭喜你”,你在经历人生中很重要的一课,这一课就叫“我真的学不会啊,怎么办”。我人生中也有很多“真的学不会”的时候。高三的数学、物理,同桌提前交卷了,但我还不会做后面的大题,交卷的铃声响起,我急得心里像在打鼓。本科的线性代数,因为学不会坐在图书馆的走廊哭。博士生综合考试要交论文,但是数据分析我有个步骤不会做,查了很多资料仍然不会,真的很抓狂。

我讲这些是想告诉你,如果你的人生在往上走,你在学新东西,在拓宽自己的认知边界,那你必然会体验到“我真的学不会啊,怎么办”,这是每一个努力学习、工作的人必然面临的共同体验。如果你真的看不懂,真的学不会,你首先应该原谅自己。因为学不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已有知识储备和目标之间跨度太大,确实理解不了,那这只能说明当前的学习节奏不适合你,只要你从头开始慢慢学,一步一步来,总能有会的那一天。另一种情况是你着急了,人在着急的时候注意力会变狭窄,会的东西也会忘记,理解能力也会降低,这个时候就说明你压力太大,你更需要原谅自己。原谅自己,接受我现在就是不会,然后再来一次。

你提到了“问问题”,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方法。我上中学的时候经常问蠢问题,问完大家都笑,有的问题,我知道答案之后都觉得自己真蠢。老师有的时候也不爱回答,但我还是问。因为当时对我而言,我想要提高自己的成绩,想要弄懂不会的知识点,相比之下,别人怎么看我,对我来说并没有那么重要。所以当你说你不敢问老师问题的时候,需要再想一想,这里面你到底担心的是什么?担心老师会拒绝回答,会对你态度不好?还是担心老师对你有负面的看法?

我兼职过中学心理老师,也有同学问我问题。他们问的问题不一定有道理,也可能只是想和我讲讲他们的看法。作为老师,我觉得问问题的同学很可爱。我很喜欢有同学来找我讨论,甚至提一些脑洞大开的问题。这些问题对我也是有启发的。我相信这是大部分为人师者的心情——喜欢学生带着思考来找自己。只要你尊重知识,足够真诚,我相信大部分老师都会欢迎你。所以,我建议你不妨给老师们一个机会,试一试。可以从最简单的开始尝试,比如,不要一开始就在课堂上提问,可以先从私下问问题开始。也可以不要一上来就挑战那个看上去很凶的老师,可以先找比较温柔的老师试试看。

以上说的都是心理层面上我们如何应对“真的学不会”这个困境。请允许我再说一些实际操作层面上,数学和物理到底怎么学。

我们需要先找到一个最佳学习区间,这个区间的题目,你能答对70% 左右。你如今初二,我建议你往回找,你可以试试初一下学期的题目,你现在能做对多少,有没有70% ?如果还是困难,初一上学期的题目呢?

能答对70%,意味着你大部分知识踮踮脚够得到。我们可以停在这里,就在这个难度上,去进行刻意练习。刻意练习包含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反复大量练习,第二个部分是反馈和调整。所有有标准的事情,理论上都可以通过刻意练习臻于完美。数学和物理题其实也是一样的,有固定的方法和标准。我们现在能答对70%,这很好,剩下的30% 我们答不对,但是不要紧,错误是一个非常有力的反馈,我们要去看这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每一个错误的反馈,告诉了我们什么。

不必求快,就停在70% 正确率的学习区间里,去大量练习,寻求一次又一次的反馈,根据反馈再次去练习。直到这个区间的正确率提高到80%、90%,就可以去探索下一个知识点。

最后,我想再一次告诉你,不要着急,你已经很厉害了,给自己一点空间,慢慢来。路虽远,行则将至。

李牧阳

(李牧阳,北京大学临床心理系博士生,见习心理咨询师。同时比较擅长考试,是高考理科省状元)(子昕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