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改:现代人最小单位的英雄主义

前有金靖爆改,完成“搞笑女”到“氛围感女爱豆”的华丽转身;后有谢广坤、张大大等加入爆改阵营。网友锐评“三轮子改迈巴赫”“妙手回春换头术”……随着爆改的人越来越多,其热度与讨论度也不断攀升。事实上,“爆改”并非网络新词,“改”是改变,“爆”用来形容程度之大,最早用于车辆的大规模改造,以起到提升性能或改善外观的作用。后来,出租屋爆改×× 风、足力健爆改玛丽珍等频频出现,也令人眼前一亮。

随着爆改挑战的流行,爆改的主体越发聚焦到“普通人”身上。从穿搭妆造到状态习惯,从爆改自己到爆改爸妈,摇身一变的不止皮囊,而对爆改的热情也似乎不止于对“美”的追求。

依靠幽默细胞与人格魅力出名的金靖不曾以“外貌”著称,也正因如此,爆改后的惊艳更容易让普通人产生共鸣,从而照见自己蜕变的可能性。因此,除美妆博主外,更多普通人开始加入爆改,主动学习化妆与搭配,抑或赛博听劝,希望自己活成期待的模样。诚然,在爆改穿搭妆造的过程中难免存在质疑。例如,化妆的意义在哪里,是否会流于表面或跌入新一轮的“服美役”?在我看来,爆改并非设置美的标准,反而是打破框架,以一种轰烈的姿态,大刀阔斧地打破化妆羞耻与伪素颜的神话,不必“美得毫不费力”,“用力变美”也是一种选择。

谈到这里,爆改已不只是一场有关妆造的大改造,而是精神面貌的重新出发,一种认知状态的积极变革。去年寒假,一份份“寒假爆改计划”的流行,例如,脆皮大学生爆改养生达人,享受美食与睡眠;宅家分子爆改旅行达人,拥抱自然与更广阔的世界……使状态习惯成为妆造搭配外的另一爆改面向。改变之难,难在如何从一成不变的安全感中突围。而爆改,是一种重塑自我。在手握这种塑造力后,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把视线转移到“咱爸咱妈”身上。

外卖员老爸在儿子@ 黑一只的大改造下,修眉毛、涂隔离防晒,遮瑕、眼影、修容一个不落,镜头一转,变身帅小伙儿,重拾“当年英姿”。@黑一只说:“岁月可能让你苍老,但我不会。”而博主@Winnie 文,借着爸妈结婚纪念日爆改54岁老妈的女儿视角则更加细腻动人。被爆改后的老妈除了变漂亮外,眼神中重现许久不见的光亮与深深的笑意。“漂亮的不是今天的妆容,而是妈妈重新找回自信的样子。”@Winnie 文说。

爆改爸妈,其实是帮他们摆脱被社会赋予的角色定位,作为“自己”存在。对爸妈那一代人来说,兢兢业业活在社会角色中早已成为他们流淌在血液中的习惯。当牺牲与奉献成为本能,“做自己”的改变又谈何容易?爆改,实际上不仅是以行动切实地帮助他们做自己,更是让我们从宏大的理论家转变为行动者,去践行具体的爱意。

列夫·托尔斯泰曾说:“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观望者,一种是行动者。”爆改本身,就是一场由观望者走向行动者的过渡。

爆改自己,是让自主意识扎根于丰沃的土壤,不畏惧改变的代价与外界的眼光,摆脱停留在原地的自怨自艾与“被塑造论”的怨天尤人,从“人生不是轨道而是旷野”的论述中走出,迈出步伐前往真正的旷野中去。爆改爸妈,是在重塑自我之余,成为爸妈与新时代联结的纽带,又在帮助他们走出社会角色标签之余重新思考行动的奥义。

无论是爆改自己还是爆改爸妈,其本质都是从具体行动开始,实现自我超越与真实的助力。而这,便是以“我”为单位的英雄主义。

(摘自“知著网”微信公众号,本刊有删节,萝卜叶子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