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春节档落幕后,国内院线出现许久未见的奇观——一部小成本的黑马电影《周处除三害》横空杀出,短短24 天,票房便突破六亿,甚至压制了好莱坞大片《沙丘2》。主角陈桂林的饰演者阮经天更是凭借精湛的演技霸榜热搜,其中话题“人总是会反复爱上阮经天”更是道出他在演艺界十几年的起起伏伏:最初因《命中注定我爱你》的“纪存希”走红,14 年前凭《艋舺》拿下金马影帝,之后却近乎销声匿迹,没想到,蛰伏数年后,张力十足的“陈桂林”杀了回来,再度征服了所有观众的心。
这个陈桂林,究竟有什么魔力?
遇见“陈桂林”
以“周处除三害”的历史典故为灵感创作的同名电影,讲述了通缉犯陈桂林以为自己生命将尽,于是决心除掉通缉榜上排在自己前面的两大罪犯,为民除害,而后自己再伏法,光明正大地离开人间的故事。
陈桂林是个极难驾驭的复杂人物——集狂暴、压抑、孤独、偏执等各种极端情绪于一体的末路杀手,也是一个在四年逃亡中尝尽苦楚,脱胎换骨,彻悟后从容赴死的悲剧角色。
为此,导演黄精甫未雨绸缪,开拍前一个月就把陈桂林的戏服交给阮经天,让他时刻穿着它,并日常训练陈桂林的生活习惯,“那时每天让一个癫狂的陈桂林住在我的身体里,久而久之,我就是他了”。
开拍后,阮经天表演得游刃有余,“年轻时的陈桂林狂妄自大,浑不论且全不怕,只要赢,只要活”,所以电影开头,陈桂林从容击毙对手,随后熟练擦掉枪上指纹,丢枪离去。待警察在巷口瞄上他时,他的脸上反而漾开了近于疯狂的邪笑。在跟警察展开巷战时,陈桂林像头原始的野兽,狂莽暴烈,打斗中使警察的眼睛磕在香炉上……
但随着拍摄的推进,阮经天觉得困难起来,“因为得知只有三个月可活后的陈桂林,变得极其痛苦,心头仿佛压着千钧巨石”。他一度非常崩溃,跟妈妈倾诉:“我不想演了,当陈桂林的压力太大了。”
导演见状,便启发他:“还记得你人生中那些痛苦的日子吗?想想你是怎么过来的。”到了拍摄难度最高的那场戏——陈桂林在新心灵舍被剪掉头发。头发只能剪一次,必须一遍就过。阮经天决定不用任何技巧,只是静下心,让过去所有的痛苦像潮水般汹涌袭来,直至吞没他。果然,这种“凶狠”的体验派演法让后续的拍摄异常顺利。
在目睹谎言害死无辜者的生命之后,本来已经换上一身白衣成为信徒的陈桂林,从泥土里挖出自己的枪械和从前帮会里穿的那身黑皮——为了除害,更为了证明自己活过,他最后选择的方式是“杀”,杀出个石破天惊、肝胆俱裂。当他走向灵修中心大杀四方时,再也没有了从前的嚣张邪笑,阮经天给了陈桂林平静又暗含绝望的姿态和表情,直到自首时,当双手被铐住的那一刻,他才露出从未有过的复杂笑容——这是一种如释重负,也交融了对生死的苦涩理解。
四年潜逃,痛苦蚀骨,一朝彻悟。片尾归罪后的陈桂林向众人堂堂正正地呼喊:“我是陈桂林!”对此,阮经天的解读是,“他终于找到了自我。认识自我,是我们一生的课题。”
这是阮经天最能理解陈桂林的地方。因为在遭逢“陈桂林是谁”这个问题之前,他已经花了40 年来弄清“阮经天是谁”。
十年谷底
台中小孩阮经天,曾经是个“问题少年”。他有游泳的天赋,在碧蓝的泳道里度过荣耀的青春期,一度被纳为台北游泳队的奥运储备队员。他一路游进台中最好的高中,却因个性顽劣而退学,因沉迷网络游戏不回家,让家人找了自己三个多月。
有天他在网吧睡醒,发现自己的钱包、钥匙全都被偷走了。现实世界中真正的一无所有,让他意识到虚拟的刺激其实一文不值,他删除了所有的账号,慢慢走回家。
几年后,20 岁的他被意外选中,以模特身份进入演艺圈。当时台湾偶像剧正热,他顺应潮流开始做演员,却并不容易。每次场景布好,灯光打下来,他会觉得自己很孤单,“别人都会拍戏,只有你不会”。
变化是一点点发生的。日复一日地拍戏,积累了量变。2007 年,拍摄偶像剧《我在垦丁天气晴》时,在经过无数次NG 和被骂后,阮经天突然感觉“开窍了,我做什么、说什么都变对了”。
随后,开窍后的阮经天,事业高歌猛进。2008 年,他担纲男主的《命中注定我爱你》创造了台湾地区偶像剧的收视纪录,其饰演的“霸总”纪存希更是火遍全国。到了2010 年,凭借《艋》里的何天佑一角,28 岁的阮经天当选金马影帝,震惊同行,以至于当时的前辈说:“阮经天自己都不知道这个奖意味着什么。”
没想到一语成谶。也许是年少轻狂,或是懵懂无知,在金马奖50 周年的所有影帝影后合影环节中,唯有阮经天提前离席。也因此,他被媒体批为“最没礼貌影帝”,气得他的伯乐、著名制片人李烈与他断交。
在那之后,阮经天多年在台湾几乎无戏可拍。即使大陆的影视市场向他伸出橄榄枝,当年犯下的错误与悔恨也一直纠缠着他,“这是我入行以来,唯一一件做错了却永远无法弥补的事”。
与此同时, 转战大陆的阮经天, 虽然在综艺里留下名场面,在顶级制作的电视剧《鬼吹灯之黄皮子坟》里当过一任胡八一,也回到过“老本行”偶像剧里,但都没有交出如纪存希和何天佑一般令人亮眼的答卷。
这是一段历时十年的谷底生活。阮经天曾多次回忆,“无论我做什么尝试,付出多少努力都得不到认可”。那些年他常常一个人待在家里,孤单时时涌来,“低潮会反复……心情不好时,连酒都吞不下去”。
直到近40 岁,《周处除三害》的出现,才让阮经天有机会成为一个“新造的人”——陈桂林。那股天真的残忍、痛苦的躲藏、隐伏的迷惘、愚痴无明的受困和对自我的找寻,只有遭遇过混不吝的学生时代、从高处摔下来过的从影经历、蛰伏十年的阮经天,才最能懂得。
顺势而为
如今,阮经天41 岁了,外貌依然清俊,而灵魂已增加了重量。不拍戏的时候,他有些严肃寡言,生活严谨又有规律——每天按时喂猫、陪家人、看书、看电影。此外,他酷爱骑摩托车,有一帮知心的摩友,“这是一种难得的休息,专注于眼前的路,感受风划过耳际”。
他将家人视作最珍贵的陪伴,“年轻时总想着远走高飞,现在才知道,家人的爱才是我做事最大的动力”。尤其是将其抚养长大的爷爷奶奶去世后,他更是在痛苦后,重新思考什么才是人生中最值得珍视的东西。
现在的阮经天已经不怕痛苦,“我会诚实地面对生活的每一刻,无论是欢喜还是悲伤,或是平静。人生更多时候是无奈的,很多困境不是能够立刻解决的。你只能一天一天地度过去。艰难自渡时,你自然会遇见一个结果。”
所以陈桂林这个角色,是他“十年来的挣扎、自我怀疑、痛苦也好,疗愈、重新检视自己也好,一段旅途的终点”。
当年在拍摄《艋》时,阮经天哭得不能自已,他问导演,为什么我们一定要这么痛苦,扒开自己的旧伤口来完成一次表演?导演说,你把伤口割开了,而银幕前看到你的人却会被治愈,等到以后,他们也会来治愈你。
从那时开始,阮经天真正思考起了“演员”的意义。这大概就是生命互动。阮经天从前不是一个好学生,但在做演员的过程中,他不断地学习如何做人做事,或许这就是“借角色多活一次”。
那么如何学习?他回忆起小时候自己在泳道称王称霸,水会告诉他人生智慧:“永远不要跟它(水)对抗,要顺着走。唯有每天一点一点,不断地练习,然后,顺势而为。”
(资料来源:“南风窗”“Sir 电影”“时尚芭莎”等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