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题
“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去做那些必需但又难以改进的事情,这个过程中,你可以看到自己、认识自己、点燃自己。”
上面这则材料是北京大学光华学院院长刘俏在2020 年毕业典礼上,对青年学生说的一段话。读完之后,你有怎样的思考或感悟?请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议论文。
[名师范文]
行至景深处,不畏挑战时
人生之路,常有风雨,向上前行,终达峰顶。只有经历风雨洗礼,勇敢地攀上高峰迎接挑战,才能领略雨后彩虹的壮美,吟赏绝顶风光的无限。纵然心中有诗意,处处皆风景,但唯有行至景深处,我们才能见识天地之广阔,万物之浩渺。
不畏挑战,需在困顿中执着坚守。“那些打不死你的,终将使你更强大!”纵观中国历史上的文学巨擘,你会发现尼采此言不虚。唐代王昌龄两次被贬,几经浮沉,但一片冰心,始终为民;宋代黄庭坚被贬黔州,生活艰苦,仍兴办教育,广写诗文;明代王阳明流放贵州,尝尽辛酸,却开坛布道,恩泽后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面对艰难困苦,他们都不弃初心,不改志士风骨,坚守文化之魂。他们点亮的精神之光亦穿越时空,闪耀至今。
不畏挑战,需在失意时不屈不挠。囿于一方,浅可见底的池塘总是静谧无波,而吞纳百川,浩浩汤汤的江河终年激越。固然,任谁都希望安逸舒适,但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正如傅雷所说:“人的一生充满高潮和低潮,只有庸碌之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游泳运动员潘展乐在2021 年第一次出征世界大赛,因其参加的单项比赛均未晋级决赛,故只能在看台上观战,他戏称自己是“看台观战选手”。此后的他苦练泳技,不骄不躁,把每个薄弱点练上几百遍、几千遍。三年后,19 岁的他终获“四冠王”“亚洲飞鱼”的称号。从“看台观战选手”到“四冠王”,这骄人的成绩背后,是竞技体育对他的召唤,是他点燃自我、勇往直前的信念,更是他不屈不挠、敢于挑战的决心。
不畏挑战,需在平凡中不懈追求。当今有不少年轻人好高骛远,对未来充满不切实际的幻想;或对前途迷茫,对眼前该做的事无所适从。而青年教师黄灯却在日常平凡的教学中,思考当下教育问题,不畏挑战行且知。她将目光聚焦二本学生这一庞大却很少有人关注的群体。五年里,她利用周末和寒暑假,跋山涉水、横跨南北,进行家访。其中不乏时间、精力、财力、与不同学生家庭沟通等诸多方面的挑战,而她却在行走间,化为连接学校与家庭的靓丽风景,更以其独特的视角,给予当代中国教育新的启示。
行至景深处,不畏挑战时。在这漫长而崎岖的人生道路上,与其哀怨叹息,不如破茧成蝶,勇敢地迎接挑战,展翅高飞。
[名师感言]
这则材料内容比较宽泛,对立意的理解和把握还是有一定难度。材料包括两层意思:一是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遭遇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二是在这句话的基础上做进一步阐释,人在成长过程中,遭遇一些必需但又难以改进的事情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勇敢面对、接受挑战,这个过程中,你可以看到自己、认识自己、点燃自己。“去做那些必需但又难以改进的事情”是材料中极其重要的一句话。
因为去做了,才能记住甚至铭记;同样,也因为去做了,才能在这个过程中看到自己、认识自己、点燃自己。因此,围绕“去做”,我选取了《潘展乐:19 岁的中国新“飞鱼”》《一个二本教师决定去家访》《被贬谪的他们,在困顿中找到人生答案》三篇文章,文章里的主人公,都是在“去做”中实现自我、点燃自我、超越自我的典型例子。同时,引用了傅雷、尼采等人的名言进一步勉励青年学子要勇于追梦、不畏挑战,从而充分证明论点“行至景深处,不畏挑战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