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作家讲读经典名著,理解文学与人生。本期特邀作家贾想品读《契诃夫短篇小说选》。贾想,青年诗人、作家,作品见《诗刊》《扬子江诗刊》《十月》《星星》《诗歌月刊》《青年文学》《飞天》《草堂》等。获第七届扬子江年度青年诗人奖。
中学生必读推荐书目
契诃夫是俄国19 世纪末期最后一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20 世纪世界现代戏剧的奠基人之一,与法国作家莫泊桑和美国作家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本书收录了其短篇小说代表作《变色龙》《套中人》《万卡》等。
【原著精选】
“你来吧,亲爱的爷爷,”万卡接着写道,“我求你看在基督和上帝面上带我离开这儿吧。你可怜我这个不幸的孤儿吧,这儿人人都打我,我饿得要命,气闷得没法说,老是哭。前几天老板用鞋楦头打我,把我打得昏倒在地,好不容易才活过来。我的生活苦透了,比狗都不如……替我问候阿廖娜、独眼的叶戈尔卡、马车夫,我的手风琴不要送给外人。孙伊万·茹科夫草上。亲爱的爷爷,你来吧。”
万卡把这张写好的纸叠成四折,把它放在昨天晚上花一个戈比买来的信封里……他略为想一想,用钢笔蘸一下墨水,写下地址:
寄交乡下祖父收
然后他搔一下头皮,再想一想,添了几个字:
康斯坦丁·马卡雷奇
他写完信而没有人来打扰,心里感到满意,就戴上帽子,顾不上披皮袄,只穿着衬衫就跑到街上去了……
昨天晚上他问过肉铺的伙计,伙计告诉他说,信件丢进邮筒以后,就由醉醺醺的车夫驾着邮车,把信从邮筒里收走,响起铃铛,分送到世界各地去。万卡跑到就近的一个邮筒,把那封宝贵的信塞进了筒口……
他抱着美好的希望而定下心来,过了一个钟头,就睡熟了……在梦中他看见一个炉灶,祖父坐在炉台上,耷拉着一双光脚,给厨娘们念信……泥鳅在炉灶旁边走来走去,摇尾巴……
【作家品读】
契诃夫的“地址”
文/ 贾想
我曾以为自己不是一个轻易会为某个艺术家疯狂的人。我总是习惯在文学艺术面前保持机警,甚至保持一点懒惰,不是饿狗扑食地大口吞咽,而是猫一样靠近,像松开一团线球一样,慢慢松开一部作品。一边松,一边嗅,一边欣赏,一边判断,时刻准备着全身而退。
后来有一件事改变了我对自己的这个看法。大学的某个夏天,我和学院剧社的朋友在酒吧喝了几种不同口味的洋酒,醒来之后好多细节都记不得了。听人说,我在回学校的出租车里讲了一路契诃夫。大概是说到了《草原》,我手舞足蹈,描绘九岁男孩叶戈尔在草原上的见闻,暮色如何像蒲公英一样降临,雷电如何像原始时代一样威严神秘。下车之后,还表演了一段走猫步。
那个夏天的事件之后,我明白自己并不是一个天生清醒而克制的人。我的体内深藏着一个更真实的我,他莽撞、迷醉、倾心于自我浪费,而表面上那个灵活、持重、汲汲于秩序的形象,可能只是一个笼子,是契诃夫将那个更加真实的我释放了出来。我这才意识到,自己并不是一个对任何作家都全副武装的聪明读者。至少在契诃夫面前,我缴械投降了,变成了一个傻瓜。(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