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优于地图

人生长路漫漫,你可能会遇到挫折,可能在不确定的现实森林里迷路。

这时候, 我们需要愿景,就像抬头仰望星空,找到指引方向的北极星。

我们通常认为,愿景是一个很务虚的词。但是有愿景的人,才能够比平常人走得更远。越伟大的企业和个人,越会强调愿景。比如,特斯拉的创始人马斯克,他既能扎到细节里,研究电动车的车钥匙怎么设计,又能建构愿景,思考电动车对世界的变革。

看起来这是两种很矛盾的力量,但这正是你需要做的人生修炼。

那我们应该怎么去理解愿景呢?愿景由两大要素组成,核心理念和未来蓝图。核心理念就是你努力要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未来蓝图就是你努力要做成什么样的事。比方说,迪士尼的愿景是:成为全球的超级娱乐公司,使人们过得快乐。

如果要形象地理解愿景,那么它可以说是一种粗线条的强大算法。

企业家杰森· 弗里德说,在他们需要头脑风暴的时候,会用尽量粗的笔。假如你用很细的笔,笔尖的分辨率太高,会促使你担心一些你不应该担心的事情,让你掉进细节里。如果是用又大又粗的笔呢?你就会关注大画面,从大局出发,聚焦于少数关键想法。

而且,愿景会帮你规避掉一种系统性的风险:过度拟合。

算法专家格里菲思提醒我们,不确定性越大,数据越杂乱无章,你越应该注意“过度拟合”的风险。

打个比方,你在一片森林里迷路了,你有两个工具可以借助,一个是你手上的那幅地图,一个是天上的北极星。

手上的地图标注得很详细,但在不断变化的森林里,你能完全信任前人的经验吗?这个时候,如果你太过于依赖特别具体的地图,一旦有错误的信息,环境发生了变化,你就可能陷入原地打转的困境。这就是“过度拟合”的风险。

这时候走出森林的最好办法是什么呢?抬头看,找到北极星,然后顺着大方向往外走,途中发挥创造性和自主性,应对随时发生的突发事件。

地图看起来很精准,其实会让你陷入细节,失去大方向。而北极星很遥远,形象模糊,却是确定性的永恒存在。这就是“北极星优于地图”的道理。

愿景,本质上是一种从全局出发,着眼于长期价值的算法,帮助我们穿越未知的黑暗森林。

(摘自“罗辑思维”微信公众号,西米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