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小城甘肃天水火出圈了,抖音生活服务数据显示,天水麻辣烫订单环比上涨近180%,近一周旅游搜索热度暴涨186%,火得甚至让当地人都不知所措。过去这一年在淄博、哈尔滨上演过的火爆场景,又在天水复刻:跨越上千公里、转了多趟车、排队5 小时,就为吃麻辣烫。为什么是麻辣烫?当地人脸上写满问号,要火,也是伏羲文化或者“八大碗”之类,麻辣烫何德何能?
这种困惑,像极了很多网上写文章的人,一心想写出爆款,可关注者寥寥。可突如其来,哪篇随意写的文章,某天突然就火了——原来是得到平台推荐,算法敏锐地get 到文章击中公众某个痛点、关切点,推荐中顶上热搜。
文旅宣传不也是如此?文旅局长们卖力地推介着本地最好的美食美景。可你以为的可能不是外地人以为的,你费力宣传的可能没有一个击中用户的消费趣点。一个地方等“流量”等了千年,最终完成那关键一跃的,可能是算法对人心人情、人间烟火的精准洞察。这么说倒不是推崇“算法万能主义”,而是说,在社交媒体时代,算法推荐在“让一个地方被看见”上,起着重要的推介引爆作用。
每天生活在成都的人,对那种悠闲的慢生活已经习以为常,可这些呈现在短视频中的生活,恰恰是最吸引外人的。都知道重庆山城崎岖,但天天生活在其中的人已失去感觉,直到上抖音,看轻轨穿楼而过,看洪崖洞层层叠叠,才重新获得了一种8D 的陌生化眼光。淄博、哈尔滨、天水的网红故事中,也都写满了这种“陌生化”再发现的视角反观。天水更是如此,麻辣烫哪里都有,为何天水靠这个火上热搜?算法颠覆着你的认知,你并不一定最了解自己所在的城市对外人的吸引力在哪里,看似冰冷的算法,洞若观火,明察秋毫,能第一时间捕捉到外人某个有群体代表性的惊奇、惊羡、惊叹的目光,感受到用户的心跳和舆论水温,然后在推荐中让这种心跳形成共振共鸣。
算法视角,是一种我们的日常所陌生的超脱视角,它以超脱的目光对一个地方的旅游资源进行着创造性的再发现和再生产。网红城市的变迁史,就是一部算法对城市的再发现。
算法推荐的另一层超越在于,它超越了传统的传播框架,形成“普通人给普通人推荐”“普通人听普通人劝”的传播路径。在传统路径中,一个地方是怎么被广为人知的呢?他们走红的故事中,少不了一双精英的独特眼光。比如,徐霞客的游记之于黄山,沈从文的美文之于凤凰古城,李白的绝句之于庐山。
人人都有自媒体,普通人不需要别人的“嘴替”而可以自己去表达,算法推荐打破了过去那种名人中心机制,普通人发现一个地方看起来普通的事物,激起共情,算法捕捉到这种普遍情感,在扩散中成就一种不普通。麻辣烫本是生活中再普通不过之物,无数普通人自己主导着这场成就一个地方的传播盛宴,让普通成为“不普通”。
算法推荐的辞典中没有大城小城、一线二线,只有人间烟火,美好生活。算法其实并不神秘,它背后是无数普通人追求美好生活的热望,算的是快乐,追的是活法,普通与普通相遇、汇聚、共鸣,形成一种强大的托举力量,让那些看似普通的生活和地方成为顶流。
(摘自“吐槽青年博士”微信公众号,萝卜叶子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