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人类心脏每分钟跳动60~100次,人类按平均寿命算大概有30亿次心跳吧。
30亿次,这个数字不算大。你要用这些心跳做什么呢?
作为活着、思考着的生物,运动和动机塑造了我们。要活着,我们必须一直运动,一直处理信息,一直与环境互动。
我们总是渴望着什么。好奇是渴望的一种, 助人为乐、艺术冲动也是。一旦食物和栖息地满足了基本要求,我们立刻就发明了游戏、谜题和竞赛。我们以这种轻松、愉快、富有乐趣的方式表达了一项更深层的渴望:我们乐于挑战自我,乐于实现成就,乐于在生命中找到能为之自豪的东西。
渴望本身是关怀的一方面:关注自身,关怀他人,关心世界上发生的事。从演化的角度来说,这相当合理。对自身发生的事情毫不关心的生物,跟那些关心自身、家庭和同族的生物相比,会在生存的挣扎中处于劣势。
作为起点,个人的渴望和关怀可能单纯只是关注自身,但以它们为基础,我们能构建出指向外部、遍及更广阔世界的价值观,在比自身更宏大的事物中寻找意义。
生命的有限让我们的处境更为深刻动人。在每个心跳的瞬间,我们到底是谁,又应该如何行动,是每个人要做的抉择。卡尔·萨根这样说:“我们都是星尘,但我们用双手抓住了自己的命运。”
(摘自《大图景:论生命的起源、意义和宇宙本身》,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西米鹿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