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我发了条微博,源于我和我儿子的一段对话。睡觉前,我们闲聊天。我说,我各方面都不突出,无论工作、学业、家庭还是其他,但我胜在“平均分”高,哪样也不算太差。儿子当场反驳了我,他说他认为我“严重偏科”。我好奇我“偏”在哪里,他“神反转”道:“你在做妈妈这件事上很‘偏科’——你是天下最好的妈妈。”
小朋友的甜言蜜语令我大为欣慰,我随手记了下来,发在微博上,就睡着了。
过了几天,我开了一场漫长的电话会议,会中遇见一个不太讨喜的甲方代表。能感觉到在他眼中,我肯定也不招人待见。话赶话地,我们彼此都说了些刻薄的话,两败俱伤。挂掉电话,我心情自然不好。最近经历的糟心事如窗外的浮云飘来飘去,聚在一起,凝成块儿,慢慢沉重地压下来。我不禁怀疑起认真工作的价值和意义——随便改改,交差得了,钱都一样。
我无意识地拿起手机乱点乱刷,点进了微博。前几天睡前发的那条微博下有了好几条评论,其中一条的内容是:“也是我认为最好的历史老师。”我心中一动,点进对方头像,发现认证是位女性,网名“太阳”,IP地址显示在安徽合肥,那是我的家乡所在地。再一看,“太阳”已经无声无息关注了我2000多天,也就是近7年了。
20年前,我大学刚毕业,在家乡的一所中学当老师,教历史。
在中学工作的两年,我并不那么快乐。那时我刚失恋,考到北京的男朋友在繁华京城生活数月后,便做出和我分手的决定,理由是:“你很优秀,但在这里,像你这样的人太多了。你不过是小学校毕业,在小地方教书……”不夸张地说,那段时间,我监考时在流泪,上课写板书时在流泪,乘公交车时在流泪,我为我的“不够优秀”而惭愧。我总会想起那句扎心的“小学校毕业,在小地方教书”。
我真正的梦想是写作,教书不过是第二选择。我和同事很少交往,因为我没有一天不想离开学校,离开所在的城市,考上研究生,去奔赴我想要的生活。
可是,那两年,我也并非完全不快乐。
我的快乐全在课堂上,在教学上。我非常认真地备课,因为上课也是创作,是表达,和写作一样,令人着迷。尤其被学生们用亮晶晶的眼睛盯着,尤其你说到动情处,有掌声,有情绪,有泪,有笑,随时能得到最直接的反馈。我们一起从古到今,在时空里穿梭,见过唐宋的璀璨繁荣,感受过被列强瓜分的痛楚。
上“南京大屠杀”那节课时,几个调皮的男生无端笑了起来,我发了大火。等到下次上课,当我走进教室,发现他们在黑板正中挂着一朵纸扎的大白花,黑板两侧贴着挽联,黑板上写着:“沉痛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
俱往矣。
22岁到24岁,是漫漫人生中极普通的两年,它们睡在我的记忆里,我很难着意想起。但有人隔了20年来告诉我:你是“偏科生”,你是我觉得最好的历史老师。在心灰意冷的雨天,一条评论唤醒我的记忆。我突然被温暖到了。
当你觉得狼狈不堪时,当你觉得工作、生活一地鸡毛时,当你随时可能在时代的跑步机上左脚绊右脚地摔倒,时刻警醒却又时刻不安时,你忽然被提醒,在一些人的记忆里你曾经美好过。哪怕你知道,别人记忆里的你其实并不开心,她总想逃离,但她仍然认真地去上了每堂课。
年纪越大越明白,不是所有认真努力都能得到回报。但是,我所收获的回报,都来自我认真努力地做过的事。我洗了把脸,收拾心情,坐回电脑前,研究刚才和人争论之事的症结所在——怎么能轻言放弃或潦草结束呢?如果现在不认真,未来或许也就没有认真的机会了。
我想起,我曾写过一个童话,出版五六年后,我在外地出差时,遇见一位年轻的妈妈。她惊喜道:“那个故事是你写的呀,我家宝宝好喜欢,我看了也好感动。”我想起,我的一位警察朋友,多年后他已改行,可还是会晒出从前他帮过的人逢年过节给他发的祝福短信。
认真做事,短期的价值是你完成了工作,达到目的;长期的价值无法立刻看到,但你要相信,你的认真会帮到自己,让你隔着漫长的岁月,仍能得到鼓励——你很好,大概率,会一直好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