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神话:悟空》凭什么惊艳世界

8月20日10时,由游戏科学公司制作、以《西游记》为背景的国产动作角色扮演游戏《黑神话:悟空》全球上线,正式发售不到1小时,就登上Steam最热游戏榜首。短短几小时,就创造多个破纪录的数据表现:首款国产单机Steam在线突破百万;预购拿下当期全球第一名:销售额近4亿元……相关话题更是迅速引爆社交媒体。

人们不禁要问,这款游戏到底什么来头?为何能惊艳世界,让无数人为它疯狂打Call?

国产3A游戏的里程碑

首先,这是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国产3A单机游戏。

3A游戏是电子游戏里的分类,是游戏工业上的明珠,具有以下特点:开发成本高,参考国外经验,一款游戏的开发投入成本基本在7000万~1亿美元之间;投入周期长,一个3A游戏的开发周期为5年左右;资源消耗多,在剧情、动作、美术、音效、体验、互动上都有极高的标准。

高投入,长周期,充满不确定的市场,意味着稍有不慎,所有的投入都将打水漂。在中国,游戏行业是手游的天下。多数厂商如腾讯、网易、米哈游等都致力于制作手游,而对3A游戏,更能代表一个国家的游戏制作水准的单机游戏,却总是望而却步。

商业逐利,无可厚非。只是游戏玩家实在“苦手游久矣”,它们动辄推出各种“氪金”手段:英雄、皮肤、武器、特效等诱使玩家购买,将游戏逐步从艺术的位置,降级成一个庞大的商业工具。

所以,大家盼望中国有一部真正意义上的3A游戏大作,填补行业乃至游戏文化上的空白。

《黑神话:悟空》的横空出世,代表中国3A游戏站起来了,好比“农村走出了第一位大学生”“科幻文学冒出了一部《三体》”,此后,3A游戏不再是外国的“专利”,《黑神话:悟空》开创了中国游戏行业的历史先河。

六年磨一剑的匠心制作

《黑神话:悟空》这款世界级的游戏究竟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呢?

立项之初,其主创团队游戏科学公司就希望能用顶尖的画面、丰富的细节和剧情演绎,以及沉浸式的战斗体验来还原我们心中的经典。花费六年半的时间,他们做到了。

作为外行,首先注意到的是游戏画面。为了让游戏更有真实感,制作团队走遍全国,实地扫描古建古迹。可以说《黑神话:悟空》是一个“中国旅游模拟器”,游戏中的二十八星宿彩塑来自山西晋城玉皇庙,黄眉大王所在的小西天取材于陕西蓝田水月庵,地狱变相、西方净土变相、护法神龛复刻了重庆大足石刻……还有众多佛像、森林、岩石等场景,然后逐一制作出建筑和景观的图形。哪怕是一只不起眼的壶,都取材于元代文物青花凤首扁壶。

美术总监杨奇说,他们扫描第一版重庆大足石刻时,建模一度达到夸张的“12亿个面”,可见背后耗费的工作量何其巨大。同时,游戏采用虚幻引擎5进行开发,并运用了各种高精尖技术,提升渲染性能、模型精度等,令游戏画面实现4K分辨率与杜比全景声的逼真效果。

在视觉效果上,游戏中光影的追踪,与现实世界一样通透,主角走过水面时泛起的粼粼波光,似乎也带着灵气;打斗时,画面的不停构建,让整部游戏都充满电影感。

为求人物、妖怪等角色的形象生动,他们采用最先进的动作捕捉技术。采集各种四足动物的随机动捕数据,甚至招募十几只猫演员,每日记录大量数据,经过学习、测算、训练、评价、调参等程序,最终实现了可以模拟任意四足哺乳动物的复杂行为。

当然,作为游戏,打斗、关卡设计,绝对是重中之重。据此前完整体验过该游戏的相关机构报告,这是一款线性冒险游戏,却也留足了探索和解密的空间。BOSS战从设计上、体验上、数量上来说,近乎“疯狂”。战斗系统集中于三种棍法姿态——劈棍法、立棍法和戳棍法,以及“定身法”“安身法”“毫毛分身术”等各种法术。

特别是孙悟空独有的“七十二变”,竟然在游戏中实现了,加之别的装备、武器、丹药等系统,就自由度、丰富度、趣味性、挑战性等层面来说,“《黑神话:悟空》或将是近几年来最出色的动作冒险游戏,没有之一”。

在游戏中体验中国文化

对于玩家来说,游戏是一座“跨文化的桥梁”,长期以来,中国的玩家只能在国外的游戏里体验他国的风土人情。

以法国的3A游戏开发商育碧(UBISOFT)为例,他们曾完整扫描过巴黎圣母院全景,并将其搬入到经典王牌IP《刺客信条:大革命》中。玩家可以在无限接近真实的巴黎圣母院内执行任务,并能够体验到从法国路易十六到拿破仑·波拿巴的法国革命历史。

若玩家厌倦了法国,还可以在别的欧美3A游戏中,去北欧、意大利、古罗马、古埃及、美国西部等体验他们的文化和故事;回到东方,玩家也能在日本幕府时代,做一名浪人,快意恩仇。

而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游戏市场,我们数量庞大的玩家群体,却踏不进自家的古庙,骑不了史书中的宝马,舞不动独具特色的剑戟棍棒,闯不入神往已久的九州沃土。

所以,《黑神话:悟空》让人赞叹不已,因为它不仅仅是一款游戏,更是用荒山古道、西风瘦马、山水亭台、大漠黄沙、古庙菩萨等中式景观,以《西游记》原著为故事背景,构造了一场中式审美的伟大幻梦。

《黑神话:悟空》的故事背景源于经典名著《西游记》,游戏科学公司创始人冯骥觉得这几乎是必然结果:《西游记》与孙悟空是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IP之一。“让全世界玩家,因为这个载体去深入了解中国文化。”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话用在《黑神话:悟空》身上比较贴切,中国传统美学是这款游戏的特色之一。游戏画面中那些壁画、经幢、佛像、古建、山水,都是国人熟悉的场景。无处不在的国风元素,也真实还原了一个只存在于想象中的中国神话传说,就连土地公公、青牛精、黑风大王等《西游记》中的神仙鬼怪也都具象化起来。

不仅是故事和画面,连语言都有中国特色。在《黑神话:悟空》的英文版本中,一些特定名词都以汉语拼音呈现:悟空的翻译不是monkeyking而是wukong,金箍棒不是goldenstick而是Jingubang,妖怪——这个中国神话体系独有的称呼没有翻译成monster而是yaoguai。

此外,游戏大量采用古筝、钵、梆、锣等民族乐器,再加上那古朴的台词和儒释道三教合一的世界观,玩家身处其中,光是闲庭漫步、独坐寒江之畔,就能体验独一无二的中式美学。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我在法国当过‘刺客’,在北欧当过‘战神’,在日本当过‘武士’,但内心我一直期望在一款充满中国元素的游戏中成为英雄,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故事。”长期以来,3A游戏被欧美垄断,理解海外游戏的故事背景是国内玩家的必修课。现在,终于轮到海外玩家学习《西游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了。

作为“天命人”(《黑神话:悟空》中的玩家自称),即便游戏还有各种瑕疵和需要改进之处,但无论是“游戏科学”,还是游戏本身,他们已经代表了一种希望和一个无比重要且势不可当的开始。

据悉,游戏科学未来将打造“黑神话三部曲”,而他们的“开始”,或许会激发出更多具有中国文化底蕴和特色的游戏作品,打造属于中国人的游戏世界,正如冯骥所说:“踏上取经路,比抵达灵山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