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在餐桌上位置显著,价格不菲,但在海洋里却没那么光彩,甚至还有点可怜。
说起来,海参大概是全世界最老实的动物了,老实得简直就像个植物。在偌大的蓝色世界里,鱼儿犹如离弦的箭一样,嗖嗖地飞来掠去;蟹子既能鬼头鬼脑地与你捉迷藏,又能张牙舞爪地反抗;海胆虽然动作迟缓,但浑身刺猬般的武装,使你不敢轻易下手;海螺布满花纹的螺壳完全和石头一个模样,让人真假难分;就连身子固定在礁石上的扇贝,逼急了也能断开根系,扇动贝壳逃之夭夭。但海参却只是老老实实地躺在那里,老老实实地啃泥吃沙。你要是捉它,它更老老实实地缩在你的手心里,决不逃跑。有科学家计算过,跑得最快的海参,时速只能达到3米,也可能是5 米,比乌龟还慢一百倍。一般潜水员在水下,也很难看见海参走动,它们全像鹅卵石一样纹丝不动。
当然,海参也有逃跑的本能,只不过它所采取的逃跑方式, 更让人觉得可笑并可悲。有时渔人接近海参,刚要捕捉,却见海参猛然将肚子里的胃肠喷射出来,并借助喷射的反作用,逃出一尺多远的距离。这种牺牲胃肠的逃跑方式,对追逐它的鱼儿来说,确实有点作用,因为鱼儿咬住喷出来的胃肠,以为是咬住了海参。但对人类来说,这只能是可笑的雕虫小技。
不过,你与海参打交道时间长了,就会有些吃惊,原来这个家伙看似老实,却有着莫名其妙却又相当高妙的反抗本领,就是默默地溶化式的自杀。它只要是被捕捉到渔人的网兜里,就开始自杀式反抗,这种反抗就是将自己溶化,直至溶化成稀溜溜的糨糊。
倒霉的是,这种自杀式反抗却遭到人类更残酷的“镇压”,渔人迅速地将海参捉上岸,迅速地用刀将海参剖腹,从刀口中用力挤出海参的胃肠等全部器官,只让它剩下一个空肉壳,也就是说坚决彻底地消灭它的反抗能力。
倘若在海边耽搁时间太长,这些海参便继续溶化,人们就气愤地将这些溶化得稀溜溜的家伙抓起来,狠狠地朝礁石上摔打,只要狠摔几下,海参就因疼痛的刺激开始紧缩,很快就恢复弹性的圆状。但即便是这样,海参还在负隅顽抗,它在寻找人类身上或物体上任何一点油腥,只要沾上一点点油腥气,这家伙就会来个“化合反应”,即使是在烧得沸腾的铁锅里,也能用最后一点气力挣扎着将自己高速溶化掉,让自以为胜利的人类,眼睁睁地看着一阵泡沫翻腾。其时,锅中所有的海参全都像中了邪似的,变成一锅黏糊糊的疙瘩汤,既不能吃更不能卖,白忙一场。
由于女人手上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些脂粉,所以她们动过的海参,几乎百分之百地完蛋。很长一段时间,人们误以为女人不吉利,在加工海参时,将所有的女人都视为大敌。后来才明白这是脂粉的作用。
再后来人类渐渐观察到,海参的溶化不仅仅是自杀式反抗,还是一种逃跑的伎俩。粗大的海参忍受着痛苦将自己溶化成半液体状态,可以从很小的网眼中“流淌”出去,进而逃跑。
(摘自《海的味道》,百花文艺出版社,春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