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年轻,试试“硬拉”自己

我特别喜欢看这一类视频,就是主角独自一人心无旁骛地苦练一项技能。在练习时,整个人进入“心流”,时间清澈,四下皆空,只有自身专注的目光和心跳声。人生中若有一段时间如此这般苦练技艺,功夫就会入心入骨,在之后漫长的岁月里,人会从中受益。

多年前,我被安排了一个介绍文物的大项目,介绍的时间范围一直从史前到清末,涉及的文物足有几十件,光是相关文件材料就堆了一地,捆在一起,我能抓着练“硬拉”。

但其实苦差事做起来之后,会有一个渐入佳境的过程,刚开始哭哭啼啼,做着做着就上道了。我给自己的要求是,每件文物的介绍不低于3 千字,要全部是“干货”,不能糊弄。为了达到这个标准,我着实读了不少文献,经常要读十来篇论文才能写好一件文物。那段时间,我每天回家就干这一件事,把文物一件接一件地写下去。近一年后,我终于把这个项目完成了,虽然筋疲力尽,但功力大涨,以至于去书店随便翻开一本相关领域的书,一看行文就能知道作者参考了哪位学者的哪篇文章。在这个项目之后,我的内容创作能力也大涨。

不仅在文化方面,在体育领域也如是。我大学时和师父苦练过一段时间的中国式摔跤,那时我还是学生,无牵无挂,空闲又多,真是痴狂地练。冬天在河边,零下15 摄氏度的天气,我练完一套基本功,汗水顺着鼻尖、下巴滴下来,能把身前的砖地浸湿一片。虽然后来训练放下多年,但如今和人实战时,我在摔法上依然还有显而易见的优势。

人真的应该趁自己年轻可塑性最强时,给自己这样一段卧薪尝胆、沉浸苦练的经历,这不但可以在技能上根本性地把自己和外行分开,也能重新塑造对自己的认识。

(大浪淘沙摘自2024 年10 月16 日《北京青年报》,李雅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