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是有声音的

有一回,巴黎殿堂级珠宝艺术世家尚美在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举办了一场以植物为主题的展览。他们从70 多家世界博物馆中精心挑选了400多件珍贵展品,创作年份横跨了7000 多年,细致地展示了植物的方方面面。在五花八门的展品中,有两件绘画作品很特别,那就是由16 世纪意大利宫廷画家朱塞佩创作的《春》和《夏》。它们是卢浮宫特别为尚美的这次展览出借的。看这幅《春》,远远望去好像是一位少女的侧脸,有鼻子有眼。可当你靠近观察才会发现,那张侧脸上是玫瑰,是百合,是雏菊,是芍药!原来,是这些植物组成了一幅肖像画。在这幅画中,一共有80 多种花,并且都绽放在它们最美的花期。你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片叶子的脉络与每一朵花瓣的姿态。看着百花在少女的脸上绽放,你会感受到植物天然的生命力,像是走在春天里一样。要知道,《春》创作于欧洲文艺复兴的大背景下,那时画师们的绘画主题大都是“人”。在绝大多数人都认可“人才能构成理想美”的时代,朱塞佩却坚持让植物成为画里的绝对主角,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朱塞佩能把植物画得如此细致,与他作为宫廷画师的经历有着很大关系。那时,他所侍奉的国王与其他国家的国王一样,非常喜欢收集奇花异草,甚至专门在皇宫里建造植物园。有了这样的先天条件,朱塞佩可以深入观察每一种植物。比如,《春》里面的植物,80多种开花植物的花期是不同的,朱塞佩要想画好它们,必须记得每种花开的月份和具体时间段,再分别去写生记录。有一回,朱塞佩在画一朵百合时有个仆人走过来,他连忙做了一个“嘘”的姿势。仆人不解,却也不敢动。朱塞佩神秘兮兮地说:“花开是有声音的, 我怕你吵到它!”仆人愈发不解,朱塞佩却再也不多说一句话,只顾低头画画。据说每一幅由植物组成的画背后,他写生的草稿都有好几本。并且,这些草稿还因为“严谨”这个标签被同时代的博物学家拿去做科学研究。正因如此,当同时代画家还在描绘人的“理想美”时,朱塞佩已经通过与植物的朝夕相处画下了他所看到的“真实美”。

宋徽宗也是一位画植物的好手,在他著称于世的花鸟画中,有桃花、腊梅、芙蓉等多种花卉品种。据说有一回,宋徽宗重赏了一位宫廷画师,因为那位画师把月季花画得太逼真了。宋徽宗这样评价那位画师创作的月季:“月季鲜有能画者,盖四时、朝暮,花、蕊、叶皆不同。此作春时日中者,无毫发差。”想来,宋徽宗在自己的花鸟画中也是追求这样细致入微的写实,他必定细致观察过月季在不同时间的状态,了解春日里午时盛开的月季是怎样的一种美,所以才会对画师的作品赞不绝口。

对于普通人而言,大自然里的植物很多都大同小异,因为它们的形态看起来都差不多。实际上,植物每时每刻都在悄悄地、细微地生长着。很少有人会留意到,但艺术家们盯得可紧呢。他们与朱塞佩一样,都听得到花开花落,都秉承着“记住每一朵花开的时间”的创作理念,这才能做到复刻植物身上最真实的美啊!

(朵朵摘自2024年9月24日《联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