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沉船何以被铭记至今

“当一艘船沉入海底,当一个人成了谜……”歌曲《后会无期》中的这句歌词广为人知。但鲜有人知道,沉入海底的这艘船名叫“里斯本丸”号,歌词的背后是一段尘封了80余年的“二战”往事。

9月6日,讲述该事件的电影《里斯本丸沉没》于全国公映。一艘沉没海底的货船、一群在异国他乡艰难求生的英军战俘、一段感人肺腑的救援往事……随着光影的闪烁而重见天日。

《里斯本丸沉没》“打捞”起了一段沉没的历史,让本已蒙尘的往事被更多世人知晓。正如制片人兼导演方励所言,拍摄这部影片,就是想让更多人知道,先辈们做了怎样一件壮举。

1941年12月,香港的英军部队在战斗中被日军俘虏。次年9月,日军押送战俘乘坐货船“里斯本丸”号赴日。途经东极岛海域附近时,被美军潜艇误判为日军战船并向其发射了鱼雷。

拥挤阴暗的船舱、持枪威胁的日军、窒息而死的战友……影片中,幸存者、战俘家属、救援者的真切讲述和模拟的动画场景交叠,再现了“里斯本丸”号从被鱼雷击中到最终沉没的令人窒息的25小时。

这是一个关于绝地拯救的动人故事。影片的高潮,无疑是东极岛渔民挺身而出,冒死营救战俘的壮举。面对汹涌的海浪与无情的战火,他们驾驶着简陋的小船,毅然决然地驶向事发海域。46艘小船,65次往返,历经一天一夜的紧张救援,384条鲜活生命得以逃出生天。

“风里来,浪里走,才把人命看得比天还重”,渔家人眼中没有国别和肤色,只有源于内心深处对生命的敬畏。即使救援到深夜,不少渔民仍有遗憾,“有探照灯就好了,好多救几个人”,当庙子湖村老渔民林万良回忆起当年因夜晚海况不明、救援数人之后无奈返航时的场景,总是心怀愧疚。

尽管有中国渔民舍身相救,最终英军战俘依然有828人死于这场悲剧。他们或随船沉没,或在逃生后溺亡,或在漂浮时遭日军无情射杀,或在被搜捕转移途中死于疾病。

作为纪录电影,《里斯本丸沉没》呈现的不仅是过去的记忆,还探讨了许多深刻的问题。在战争的残酷背景下,善恶、取舍、生死的抉择都被放大,也让我们得以见证绝望中的人性光辉。

比如,善与恶的对比。“里斯本丸”号即将沉没之际,日军为防止战俘逃跑,他们首先做的是封锁舱底,任由他们在封闭船舱内自生自灭;面对跳海逃生的战俘,日军又用机枪疯狂扫射……

然而,在同一片海域,中国渔民却用他们的善良和勇敢为漂流海上的人带来了生的希望。他们不知道落水的是什么人,也没有考虑会不会受到日军枪火的波及,本能让他们选择义无反顾地去抢救这群陌生人。

比如,舍与得的权衡。彼时的东极诸岛几乎没有耕地,战争年代口粮尤其紧缺。然而,岛上的渔民除了为英军战俘提供住处,还倾其所有,将有限的番薯干、鱼干等慷慨赠予他们充饥。

渔民们不曾索取,所求不过“救人一命,天上一星”的心之所安。而这次救援,却让他们意外收获了跨越时空和国界的珍贵友谊。时隔多年,尽管亲历者大多已离世,救人渔民和被救英军的后裔们依然维系着这段情谊。

再如,生与死的抉择。在救援的危急关头,当得知小舢板承载能力有限时,不少已经抓住船板的英军战俘主动松手,将生的希望留给同伴;当日军上岛搜捕时,刚刚死里逃生的英军战俘挺身而出,以此换取救命恩人们的安全……

同样,面对日军荷枪实弹的威胁,当地渔民依然冒着生命危险,藏起海军中尉法伦斯、商人伊文斯和外交官詹姆斯顿三人,并辗转将其送至重庆。

面对生死,无论是中国渔民还是英军战俘,他们的选择都出奇一致,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战争年代难得一见的人性温暖。

拍纪录电影难,拍一部能同时引起中西方观众共鸣的纪录电影更是难上加难。然而,《里斯本丸沉没》自点映以来却同时收获了中英两国观众的广泛好评。

早在2013年,方励在东极岛拍摄《后会无期》时就被“里斯本丸”号的故事深深触动,但要重现这段半个多世纪前的往事谈何容易?方励团队先是耗时2年用水下无人机、海底声呐等精密设备勘测调查,确定沉船位置,又斥资在英国媒体刊登整版广告,寻找当年的英军战俘及其家人。

为了再现历史,摄制组还辗转英、美、加、日多国,收集了万余张历史照片,研读百万字英文及日文资料,联系了380多位英军战俘家人并采访了其中120多人,最终让一段湮没82年的沉重历史得以浮出水面。

有别于以往历史题材纪录片的宏大叙事,影片用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战火纷飞下普通人的悲欢离合、生死抉择与不屈抗争。这种对个体命运的深切关怀,让东西方观众都能从中找到共鸣。有英国观众评价,这个故事是战争阴霾下的一抹亮色,更是对“敦刻尔克精神”的东方诠释。讲好中国故事,不仅要有好的故事题材,更要用东西方观众都听得懂、听得进的方式,使故事更加生动、鲜活。

2022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给“里斯本丸”号船幸存者家属的复信中指出,1942年中国浙江省舟山渔民英勇营救“里斯本丸”号英军战俘的感人事迹,是中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作为盟友并肩作战、共同抗击法西斯侵略的重要见证,也是两国人民结下深厚情谊的历史佳话。每年10月,舟山和伦敦两地都会举办“里斯本丸”号沉船救援纪念活动。

正如《里斯本丸沉没》片尾曲所讲述:“他们永远不会老去,徒留我们日渐衰老;他们永远不为耄耋所难,永远不为残年所累;在每一个日落日出的时刻,我们永远铭记他们。”当我们铭记深埋海底的“里斯本丸”号时,也请铭记遇难者们曾经鲜活的等待和期盼,铭记那些英勇无畏伸出援手的舟山渔民,也铭记来之不易的和平岁月,并让这样的铭记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