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回忆的青春都不赖

想起青春,几乎一片苍白。

丑不要紧,活络点,也是招人待见的好绿叶。轴不要紧,好看点,也有可以被原谅的本钱。倔不要紧,聪明点,也能拿出正确的坚持让人高看。笨不要紧,慢一点,也有聪明的可以让你去尾随。根本没有要命的错,只有直接毙命的组合。

而青春时的我,丑、轴、倔、笨,简直是天衣无缝连神仙都会耸肩表示无奈的组合。

拒绝直面长相,这是我保护自己的独门绝技。凡是自己不能做主的,一律视而不见。人生要幸福,规矩自己定。

我很倔,不承认自己的笨,苦学死学,刻意拒绝玩,似乎不玩就是学,哪怕看似安静成雕塑却心猿意马。每每下课,除非去厕所,我都会打开课本预习下节课的内容。书是打开着的,目光却会瞥向热闹的窗外。

窗外总是有学霸的身影。一下课,他们就跑到教室外面,吃着零食,嗑着瓜子,谈天说地好不热闹。他们看上去就不学习,可成绩却无可挑剔。

至今我都觉得成绩这家伙特势利,它喜欢锦上添花不愿雪中送炭,见了那些门门都超好的学霸,像哈巴狗般屁颠屁颠地摇着尾巴讨好。而一见努力想靠近它的我,就像躲瘟疫般满脸生厌地逃离。以至于多年后看到班里一个孩子在作文里写的话,还会崩溃:

“成绩如果是个人,我会天天讨好它;成绩如果是个神,我会天天烧香拜它;成绩如果是个鬼,我会半夜三更起来陪它聊人生……”

那一刻,如同看到了三十多年前的自己。

这样也挺好。这样的我没人打搅,连苦恼都很简单——只想怎样学好习。不像美丽或学习好的同学,他们的苦恼太复杂:这个送礼物那个递纸条,该喜欢哪个?去年的衣服已经跟不上今年的审美了,该买怎样的新衣服……

那时候唯一陪伴我的是写日记。最好的本子一定是日记本,就放在枕头下面,吃完饭写几句,晚上睡觉前写几句。

学习不好没有朋友,似乎寂寞冷静,可拿起笔趴在床上写起日记,同样有滋有味。智力可以阻止我成绩的提升,相貌可以限制我被人喜欢,脾性也导致我沦为孤家寡人,可写起日记就不同了——没有人可以阻止我的想象,限制我的快乐。

日记里,我摇身一变成为智慧与美貌并存的公主,在我的身上也可以发生美丽的故事,而不是现实里的事故。

我不曾抑郁不曾堕落,真得感谢日记:它时而是不良情绪的出口,时而是收纳阳光的小窗子。写日记更像瞪着眼做美梦,梦醒后笑笑,而后继续低头做永远看不懂蒙不对的习题。

对了,青春期时的我还是倾听者的最佳人选。

我也不知道她们何以都选了我,可能觉得跟我说话都是莫大的面子,何况跟我说自己的小秘密。又或许她们觉得秘密说给没有朋友、总是静默着的我才是安全的,就如同说给树洞。那时的我没有辜负这份脆弱且没有理由的信任,只是多年后这些小秘密大多乔装打扮溜进了我的文字里。连我也纳闷,它们在我心里藏了三十年竟依然晶莹剔透,如枝头露珠。

如此看来,我的青春倒像看专场的华美演出,观众席上永远只有一个我,台上演员变化不停,却都铆足劲演好自己的角色。

青春里似乎没有对错,没有美丑,能留在记忆里的,都是值得的。

(摘自《没有到不了的远方》,中国友谊出版公司,黄鸡蛋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