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书豪:书写NBA新篇章

作者:曹长青 来源:读者校园版

  一个在2012年之前还没多少人知道的林书豪,现在成为整个美国甚至世界篮球球迷们的注目中心、谈论焦点、推崇的英雄!

  2012年2月初的一周,作为纽约尼克斯队的控球后卫,他在4场首发的NBA球赛中,总共拿到109分,平均每场超过27分。《纽约时报》说,这是过去36年来有球员头4场比赛第一次拿到如此高的分数,另外他平均每场达20分、8次助攻等,也是1991年以来NBA首次。

  尤其是2012年2月10日晚,在纽约“麦迪逊广场花园”的这场尼克斯队以92∶85击败(洛杉矶)湖人队的比赛中,林书豪以38分、7次助攻、4个篮板、2次抢断,创造了传奇,风头超过了领军湖人队的篮球巨星科比?布莱恩特!

  随后两天,《纽约时报》发表了5篇关于林书豪的文章,《纽约每日新闻报》更用占满头版的大标题“林可能是最棒的”来表达林书豪带来的震撼。从美国到中国,甚至欧洲,世界体坛都在报道、评论林书豪。球迷们雀跃欢呼一个传奇球员的诞生!

  有体育专家惊呼:“林书豪是谁?他是从哪里来的?”美国体育频道的评论员幽默地回答:“很显然,他来自天堂!”意思是林书豪是上帝赐给球迷们的礼物。

  1988年在旧金山出生的林书豪毕业于哈佛大学。他的父母(林继明、吴信信)来自台湾,他的外婆是浙江平湖人。

  一个亚裔球员能打入强手如林的NBA已是不易,还能一鸣惊人、傲视群雄,就更是大新闻。而林书豪还有另外的特殊经历,他的才能一直被埋没:NBA选秀时被忽视,2011年先后进入NBA两支球队都坐冷板凳(替补队员),还被炒鱿鱼(裁员)。最后纽约尼克斯队因急需后卫才签了他。开始他也是替补,后来上场一炮打响,带领尼克斯队拿到了7连胜,还创造了过去25年来首次尼克斯队对湖人队时个人拿到38分的记录!林书豪跟尼克斯队签约后,连房子都没敢在纽约租(担心又被炒鱿鱼),而是睡在队友家里的沙发上。这是一个NBA球员的“灰姑娘童话”,这是一个“是金子早晚会发光”的传奇。在一个缺少英雄的世界,林书豪刺激了大众神经,关于他的报道和视频在网络上铺天盖地,他的“脸书”追随者已超过160万(姚明的“脸书”追随者是118万),在谷歌输入“Jeremy Lin”,相关词条数已超过两亿(输入“姚明”,相关词条数是691万)!

  林书豪的故事,明显是一个带着美国特色的、靠个人奋斗而成功的典型。与在“举国体制”的体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运动员不同,林书豪完全是美国式的家庭体育的产物。在美国,很多体育名将都是由其父母在家里训练出来的,他们的父母也曾是体育选手,所以懂得如何给孩子进行专业的训练。连姚明的父母就都是知名的篮球运动员。但林书豪的不同是,他的父母都不是篮球运动员,他们20世纪70年代从台湾到美国留学,学习计算机方面的专业。林书豪的父亲酷爱看NBA篮球比赛,他曾说他只对两件事着迷:一是拿博士学位,二是看NBA。他不仅爱看,还能看出“门道”,所以他很早就训练儿子按NBA球星的方式打篮球。

  林书豪没有得到政府的资助训练和培养,他的成功,诠释了美国式的个人主义精神和价值。

  林书豪的身高也带着自己的特色。姚明身高2.26米,因为他的父母都是大高个(父亲身高2.08米,母亲身高1.88米)。但林书豪的父亲身高只有1.67米,母亲身高还略矮些。林书豪却长到1.91米,体重200磅。这说明,基因并不决定一切,即便父母身材并不高大,自己从孩童时代努力做运动,照样可以长得高大,照样可以成为体育健将。

  在NBA的球员中,林书豪的身高和健壮程度则明显不处于优势状态。NBA拥有全球最优秀的篮球运动员,主要以黑人为主,多为体重超过200磅、身体健壮的壮汉强手,很有冲撞力和爆发力。中国虽然也有姚明等人曾进入NBA,但其身高优势是重要因素,林书豪在球场上身材只是中等。但通过他在2012年初的优秀表现,他不仅一鸣惊人,甚至还引领风潮,这明显有利于改变人们对亚裔球员难打入NBA的传统偏见。在以高大强健的黑人球员为主要力量的NBA中,亚裔球员仅凭精湛的球技也能打出一片天地,甚至能领导全队,成为全队的灵魂。林书豪的成功,在于他的技术比较全面,且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一是突破上篮能力强。他敢于强势突进,速度快,灵活机敏,使对方防不胜防。他那种机灵的脚步移动,甚至让人想起歌星迈克尔?杰克逊的滑步,飘忽莫测,游刃有余,能从对方强悍的防守中像泥鳅一样钻过去。而且他的投射手感很好,有稳健扎实地最后一投的“终结技巧”。

  二是罚球命中率高。由于带球突破上篮,容易造成对方犯规,所以能获得罚球机会。林书豪由于罚球投得准,于是连中带罚,等于拿下3分球。在尼克斯队对湖人队的那场比赛中,他就13罚11中,投篮像科比?布莱恩特一样神准。

  三是中距离急停跳投能力较强,擅投3分球。尼克斯队对湖人队一战,他3投3中,全场第一个和最后关键时刻的那个3分球,都是林书豪一“球”定音。

  四是既能抢篮板,又会抢断。前5场比赛,他平均每场4.2个篮板、8.0次助攻、1.8次抢断。

  五是他传球能力很强。作为组织后卫他判断准确,脑子灵活,能眼观六路、手顾八方,这种妙传能力,起到了全队组织者和灵魂的作用。美国媒体说,他有领导力。林书豪的这种组织能力,很像同为控球后卫、曾带领湖人队5度夺得NBA总冠军、有“魔术师”之称的埃尔文?约翰逊。湖人队中锋拜纳姆说:“林书豪可能会一直红火10年。”他可能也是看到了这一点。

  同为亚裔的《纽约时报》记者Michael Luo用“林的追求:信仰,自豪,得分”为题,感慨万千地报道“林书豪旋风”。该报甚至引用一位亚裔青年的话说:“现在所有美国亚裔小子都想成为林书豪,所有美国亚裔女孩都想嫁给林书豪。”

  因为“林书豪旋风”,英文有了几个新词汇:Madison Square Guard-Lin(麦迪逊广场护林),Linsanity(林氏疯狂),Linternational Love(世人爱林)。更有人把林书豪的姓“LIN”妙释成一句赞美之语:Legend In New York (传奇在纽约)。

  相信这个传奇故事才刚刚开始,林书豪会一路继续书写高潮迭起的NBA新篇章。

  17号的17件事

  关键词:家庭

  1. 林书豪的父母都是工程师,20世纪70年代从中国台湾移民到美国。

  2. 父亲林继明是铁杆儿篮球迷,因为怕影响妻子和3个儿子休息,林继明看球时会关门、关窗。1993年乔丹带领公牛队3连冠时,5岁的林书豪开始偷偷通过门缝享受老爸的篮球世界。

  3. 林继明任由儿子的兴趣发展,但林妈妈吴信信想让林书豪成为医生,还坚持让他练了几年钢琴。

  关键词:学业

  4. 高中时期,林书豪是加利福尼亚州帕洛阿尔托高中的篮球队队长,并且率领球队获得当年州冠军,当选州二级联赛最佳球员,但因为华裔身份,林书豪没能得到NCAA一级联盟任何学校提供的运动奖学金。

  5. 林书豪申请去加州的斯坦福大学,但被拒绝,后来进入哈佛大学主修经济学。哈佛大学没有运动奖学金,所以林书豪是凭借自己的学业成绩支付高昂学费进去的。

  6. 哈佛大学所在的常春藤联盟有多所高校,但篮球运动员水平均不高,林书豪是其中的佼佼者,两次入选第一阵容,是该联盟第一位拿到1450分、450个篮板、400次助攻和200次抢断的球员。

  7. 林书豪已经获得哈佛大学经济学学位,在校期间他还担任过学校报纸的编辑,并在一位加利福尼亚参议员那里实习过。

  关键词:爱好

  8. 林书豪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教徒,他曾希望有一天成为一名牧师。

  9. 除了打篮球之外,林书豪最常做的运动是瑜伽,另外他也很喜欢玩橄榄球。

  10. 林书豪在美国视频网站YouTube上有自己的账号,他和两个朋友一起经营。此外他还有一个非营利性组织,平时没事就做些研究或者捐赠,该组织也拥有一个基金会。

  11. 林书豪最喜欢的NBA球队是勇士队,这是他家乡的球队。

  关键词:朋友

  12. 2011年,林书豪曾参加了姚明在台北举办的NBA慈善赛。同年林书豪到上海参加商业活动时,姚明曾宴请了他,并敬酒感谢他参加了慈善赛,当时林书豪脸红了,因为他觉得应该自己感谢姚明才对。

  13. 作为资深篮球球迷,“黑人”陈建州曾多次去麦迪逊花园广场为林书豪捧场。

  关键词:性格

  14. 林书豪很谦逊,信仰上帝,认为一切成就都是上帝恩赐的结果。私底下他是一个很勤奋的人,2011年NBA停摆期间,他曾在CBA东莞队训练,而且还细心地带了两个NBA专用球,怕回NBA后不习惯。

  15. 林书豪谦和的笑容使得他很受欢迎。

  16. 林书豪也有搞怪的一面。他曾经在游艇上玩当时流行的“扑街”,也曾在NBA停摆期间,拍摄自己双手被手铐铐上的图片调侃。

  关键词:食谱

  17. 停摆期间,林书豪曾向美国媒体描述了自己的食谱。

  每日目标:205克蛋白质、8包蔬菜、5大瓶水。

  早餐:5个鸡蛋、一点火鸡肉或者汉堡。

  训练后:蛋白质混合饮料。

  午餐:一般吃沙拉、三明治或者鸡肉。

  晚餐:蛋白质混合饮料和通心粉鸡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