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大师傅

作者:李家同 来源:读者校园版

  

  最近几个月来,一直有个不知名的年轻人送面包给我。我住的公寓管理员问他是谁,他不肯说,只是说他的老板是李老师的忠实读者,风闻李老师喜欢吃面包,所以就送来了。

  有一天下午,我开车回家,正好看到那个年轻人要骑车离开。我偷偷尾随其后,好在一路上车很少,我居然一路上都盯住了他,也找到了那家面包店。

  我停了车,走出车子,迎面就闻到扑鼻的法式面包的香味。当时是下午五点半,通常也是法式面包出炉的时候。我进了店,正好看到一位大师傅拿了一大盘才烤好的面包出来上架。我猜他是大师傅,因为他身穿白色厨师服,头上还戴着一顶烘焙厨师专门戴的帽子,年纪很轻。

  厨房门又打开了,这回送出来的是法式面包。我看到有人将这些新烤好的面包小心地装进印有某某大饭店字样的纸袋里。显然,这些是要送到那家饭店去的。果真,店门口有一辆那家大饭店的车子,正在等着接收这批面包。

  法式面包被运走了,大师傅忽然注意到我。他问我是不是李老师,我说是的。他说老板关照,如果李老师来,就要特别照顾。他打开了一扇门,叫我进去坐。我发现这个房间布置得很舒服,各种布娃娃散在各处,中间有一张小圆桌,桌子上铺了印有碎花的桌布,还有一瓶花,这位大师傅顺手将花拿开,叫我等一下。我坐在小圆桌旁边,看到外面一棵树的影子正好斜斜地投在窗子上。这扇窗是有格子的那种,窗帘是瑞士白纱,看来这家店的老板很有品位。

  大师傅端了一个银盘子进来,原来他准备了一套下午茶来招待我。茶是约克夏红茶,点心不是面包,就是饼干。茶壶、杯子和盘子都是欧洲瓷器,我真想拿起来看看是什么牌子的。这些食物才出炉,吃起来当然是满口留香。但是大师傅说,还有更精彩的在后面。

  更精彩的是什么呢?是一种烤过的薄饼,卷起来的,里面有馅。我一口咬下去,发现薄饼里渗有馅的汁。馅已经很好吃,因为馅汁浸入了薄饼里,饼也就更好吃了。我问大师傅:“这个馅究竟是什么?”他忽然卖起关子来,说这是要保密的。可是他透露了一件事,他几乎每天都换馅。我虽然笨,但也懂了,他是用蔬菜和碎肉做馅,然后再放一些酱。他还告诉我这种饼是用炭烤的。他说若不用炭烤,饼就绝不会如此香,但烤的时间不能太长,以防太多馅汁浸入薄饼,这样饼就太软了。

  我品味茶点的时候,听到外面人声嘈杂,原来大批食客也在享受每天出炉一次的烤卷饼。大师傅告诉他们,烤卷饼每天只出炉一次,现烤现卖,且不准外带,因为这种饼冷了就不好吃了,每人每次只能买两块。

  我对这家店的老板感到十分好奇,问大师傅能不能见到他。大师傅叫我休息一下,说他去找老板来。

  老板还没来,却来了一个小伙子。他拿了一个大大的信封,说老板要我看一下。我拆开信封,里面全是算数考卷,考的全是心算的题目,比方说,15×19,学生必须心算,直接算出答案。

  

  我想起来了,十年前,我教过一个国小的学生,每一次给他上完课,我都要他做心算习题。一开始他不太行,后来越来越厉害,数学成绩也一直保持在95分左右。可惜,他小学毕业以后就离开了新竹,之后我就再也没教过他了。他的家境十分不好,我后来也陆陆续续地听到他不用功念书的消息。我虽然心急如焚,但鞭长莫及。我曾经去看过他一次,还请他到一家饭馆去饱餐一顿,那时我劝他好好念书,至少不可以抽烟,不可以打架,不可以喝酒,不可以嚼槟榔。说实话,我只记得他当时叛逆得很厉害,我每次劝他,他都对我不理不睬。

  这个孩子后来没有升学。我听到消息以后,曾经写过一封信给他,第一劝他无论如何不要去KTV做事,第二劝他一定要学一门技术,这样才能在社会上立足。我写了好几封信给他,他都没有回信。

  就在我回忆往事的时候,老板走进来了。原来大师傅就是老板,也就是我当年教过的学生。他说他进入国中以后,因为家境不好,不仅没有钱补习,有时连学杂费和营养午餐费用都缴不起,他知道他绝对考不上公立中学,也绝对念不起私立高中,就只好放弃升学了。他很坦白地告诉我,他是很想念书的,可惜家境不好,使他无法安心念书。有一次他去清华大学玩,看见那些大学生,心里好生羡慕,回家居然梦见自己成了大学生,醒来大哭了一场。

  他有一阵子的确自暴自弃,还好他的老师一直很关心他,他才没有变得太坏。但是国三的时候,见其他同学都在准备考高中,他表面上假装满不在乎,心里却十分沮丧。

  

  就在这个时候,他收到了我的信。我鼓励他要有一技之长。他想起我曾带他去过一家饭馆吃饭,吃完饭以后买了很多面包送给他。他到现在还记得那些面包有多好吃。

  国中还没毕业,他就跑去那家餐厅找工作。从此以后,除了当兵的几年以外,他就一心一意地学做面包。两年前,他自己创业,开了这家面包店。

  他说他常常参加旅行团去国外旅游,除了游山玩水以外,他也很注意外国人做面包的技巧。

  至于烤卷饼的技术,他是从土耳其学来的。在土耳其,烤卷饼是街上小店里供应的小吃,有钱人对这种饼并不感兴趣,他们认为这种食物不能登大雅之堂。他回来以后试做,发现中式的馅更适合国人的口味。有一次他把雪里红和碎肉做成馅放在饼上烤,吃过的人都赞不绝口。

  他告诉我,他今天的晚餐是法式面包夹雪里红肉丝,这也是他自己发明的。我去厨房看他烧的羊腿洋葱汤,当场弄了一碗喝,汤一点膻味都没有。他说这种汤的做法是从新疆学来的。

  我的这个学生虽然从来没有回过我的信,却始终对我未能忘怀。他之所以不回信,是因为当时他正处于叛逆期。有一天他向他太太提起我,他太太就建议他每天送面包给我。他也一直有一种预感,总有一天,我们两人会再见面的。

  对我而言,这简直是恍如隔世。自从他毕业以后,我就和他失去了联系。没有想到他现在生活得如此之好。我当年劝他要学得一技随身,现在看来他岂止一技随身,应该算是绝技随身了。

  在我要离开以前,又考了他几道心算题,他都答对了。送我上车的时候,他问我:“李老师,你有好多博士学生,我可只有国中毕业,你肯不肯承认我也是你的学生呢?”我告诉他,他当然是我的学生,而且将永远是我的得意高徒;我只担心他不把我当老师,毕竟我只是他的家教老师而已。

  他听了,露出一脸灿烂的笑容。这个笑容给了我无比的温暖。

  我其实什么也没有教他,只给他教了他两件事:不要学坏,总要有一技随身。没有想到它们如此有用。

上一篇: 阮小美的梦想地图     下一篇: 向台湾小孩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