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遇到压力或挫折后,会放弃已经达到的比较成熟的适应技巧或方式,而恢复使用原先比较幼稚的方式去应付困难,或满足自己的欲望。这就是退行作用或退行现象。
诊室故事
这天,我接待了一位年轻母亲的预约来访。
刚刚落座,年轻母亲就把一个问题摆在我面前:“您说,孩子有越长越倒退的吗?”
我笑而反问:“请您具体说说孩子出现了什么情况。”
年轻母亲开始她的讲述:“不好意思,我太困惑了。我女儿今年5岁多了,从小乖巧听话,生活自理能力很强。
“可是,近来不知怎么回事,这孩子突然变‘小’了—原先早就能够自己做的事,比如穿衣,脱鞋,刷牙,洗脸,甚至连大小便,现在好像都不会了,总让我帮忙。以前都是自己看完图画书入睡,现在却要缠着我给她讲故事,不讲就哭闹。我有时被她纠缠得实在烦了,就批评她。可是,批评完全不管用,她越来越像小孩子了,最近居然还尿了几次床。您说这可怎么办?”
我问:“这种情况有多长时间了?在这个时间段里,您家里发生什么事了吗?”
妈妈回答:“也没什么事啊。如果说发生了什么事,就是我们的老二,她的小弟弟,3个月前出生了,现在差不多一百天。对,也就这件事。”
我又问:“二宝的到来,是不是得到了全家人的偏爱呢?”
妈妈十分不解:“都是自己的孩子,从心里说应该没有偏爱……但是,奶奶更喜欢这个小孙子。这会影响到我女儿吗?”
我笑了:“您在主观上可能没想偏爱,但是,仔细想想,客观上是不是会有差别?比如,二宝出生后,您的精力是不是主要放在照顾二宝身上,而顾不上大宝了?”
妈妈点点头:“这肯定是有的。弟弟小呀,我还要喂奶,肯定是照顾他更多一些。”
心理解析:压力和挫折,都可能让人“退步”
女孩退步的这种行为表现,在心理学上属于退行作用的行为表现。
所谓退行作用,是指在遭受外部压力和内心冲突不能处理,借退回到幼稚行为让自己感到舒服而获得安慰的一种心理防卫机制,是一种潜意识的心理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个人的人格是以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走向成熟的。可是,有时人们在遇到压力或挫折后,会放弃已经达到的比较成熟的适应技巧或方式,而恢复使用原先比较幼稚的方式去应付困难,或满足自己的欲望。这就是退行作用或退行现象。成人也会有退行现象。
这个女孩出现退行行为,说明她内心体验到了某种不安全的感觉,因此希望通过幼稚化的退行行为来引起父母的关注,获得心灵的安全感。凡事有果必有因,这个原因,就是她有了小弟弟。小弟弟的出生,让母亲把更多的精力都放到了小弟弟身上,而无暇顾及这个“听话”“生活自理能力很强”的小姐姐。于是,她在不知不觉间用退行行为来吸引妈妈的注意力,保护母爱不被小弟弟全部夺走。
这种情况是很有普遍性的。在二宝出生后的家庭中,大孩子常常会出现类似的退行行为,比如,会走了却要人抱,自己可以大小便了却要尿裤子。有的还会出现各种其他更极端的情况。
不用说,大孩子退行行为的背后,是对弟弟妹妹的排斥心理在作怪。这种心理出于孩子自我保护和自我防御机制的启动,例如案例中的姐姐把弟弟看成了和自己争夺爱的人。另外,奶奶对小弟弟偏爱的言语和表现,或者听到过类似“妈妈生了小弟弟或小妹妹,就不喜欢你了”这样的话,都会诱发姐姐对弟弟的排斥心理。
心理对策:把爱恰当地分配给不同的孩子
沟通之后,女孩妈妈醒悟了:“我知道了,她是在跟弟弟争夺母爱啊!也是,我确实最近光顾着小弟弟,忘了她也还是个孩子啊!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呢?”
我笑了:“请您说说看,有什么想法呢?”
女孩母亲说:“那我得多关心她这个小姐姐,不能让她感觉我们偏爱小弟弟,要让她感觉到,我们对她这个小姐姐爱一点没少,甚至还更多了。”
我充分地表示肯定:“对。作为父母,要学会把爱恰当地分配给不同的孩子。一定要告诫自己,不能因为有了二宝而忽略了大宝,要体谅大宝的心理,努力避免她的失落感,要让她感到,虽然有了小弟弟,但父母像从前一样爱她!”
我建议这位妈妈每天专门腾出一段时间,让别人照顾二宝,而自己和女儿待在一起聊天、做游戏、进行亲子共读等。也建议在她给二宝喂奶时,让爸爸专注地陪伴女儿。
我还给了这位妈妈一份心理疏导工作清单,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它也适合所有刚刚有二宝或者正准备迎接二宝的家庭。
引导孩子正确对待弟弟/妹妹的到来
如果大孩子还小,可以说:“有了弟弟/妹妹,你就有了游戏的伙伴,多好!”
如果大孩子已经不小了,可以这样说:“将来爸爸妈妈老了,需要人照顾了,你有了弟弟/妹妹,就有了帮手,多好哇!”
引导大孩子参与照顾弟弟/妹妹的活动
让大孩子摸摸弟弟/妹妹的小脸蛋,送上一个轻轻的吻。
把以前大孩子穿的衣物整理出来,说:“这些都是你的,你现在穿太小了,你看哪一件留给弟弟/妹妹好呢?”
在给小孩子布置房间的时候,不妨让大孩子出点主意:“你觉得我们该把小床放在哪儿?”
引导大孩子感到自己更有价值、更光荣
可以对大孩子说:“你有小弟弟/小妹妹了,可要保护好哟,不能让别人欺负!”
给大孩子开个庆祝会,庆祝孩子当上了姐姐或哥哥,并送上小礼物,表达对大孩子的祝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