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一篇:诗史杜甫与诗仙李白的诗词风格对比

杜甫与李白作为唐朝伟大的诗人,他们生活在同一时代,为什么却形成了截然不同的诗词风格?

个人特质的不同

对比李白与杜甫年轻时所写的诗,从意象的选择上,就能看出两位大诗人的差别。《论语》中记载孔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杜甫博大、沉稳,比较像山;而李白,更多地写到水,如离蜀时所写的《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再如漫游时所写的《望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都包含着变动不居的逸兴飞扬。此外李白还大量写到风、云、飞鸟。总之,杜甫属于大地,李白属于天空。这种个人特质几乎是天生的。

杜甫在年轻时对李白一见倾心,所倾慕的大概正是这样的自由与恣肆,但即便如此,他仍然只会走在自己的诗歌道路上。更何况还有家世背景的差别,以及正好卡在时代门槛上的差异。

家世背景的差异

李白出身于商人家庭,且年少时生活在蜀地,自小仗剑任侠,所接受的教育也更为驳杂—不仅包含儒家经典,还有道家、纵横家等多种学说。

杜甫则出身于官宦世家,祖上可以追溯到魏晋时期的杜预—既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晋灭吴的统帅之一,又是著名的文学家,为《左传》所写的注解是流传至今最早的一个。杜甫的祖父杜审言,是初唐时期宫廷诗人中最擅长写律诗的,杜甫因此说“诗是吾家事”。杜甫所接受的是最为正统的儒家教育,他后来的忧国忧民气质,就是由此发展而来。

时代的巨变

安史之乱所带来的巨变—这是一道分水岭,不仅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分野,也是唐朝诗歌史的分野。李白的主导风格形成于那之前,在开元盛世这一唐朝最兴盛的时期;而杜甫的诗歌创作却是在安史之乱前后发生重要转折,最终形成了完全不同的风貌。

互动问答

杜甫被称为什么?

●诗仙      ●诗圣      ●诗佛

杜甫曾被任命为左拾遗,他在任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诗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出自于杜甫的哪一首诗词?

●《春望》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春夜喜雨》

杜甫说 “诗是吾家事”,基于哪些理由和原因?

杜甫的诗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描绘的是以下哪座山?

●泰山      ●华山      ●峨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