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特约教研员名单

为深入贯彻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以及《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推动心理健康教育教研、科研队伍的建设,构建全国性、高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交流、资源共享平台与人才智库,《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编辑部通过人才推荐、公开报名、资格审核、业绩考核、组织考察等严格程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教研员选聘工作。经过评审,共有59位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脱颖而出,被聘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编辑部特约教研员。现将名单予以正式公布,并就特约教研员的相关工作职责和权益进行如下说明:

工作职责

1.参与杂志社相关工作规划:作为全国高层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积极参与杂志社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工作的科学规划和建设,密切关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动态和需求,为杂志社高效开展教科研工作建言献策。

2.积极参与各项专业活动:积极参与杂志社组织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活动,包括视导、调研、业务研讨、教师培训、优秀成果评选、专业论坛等活动,从多个角度发挥专家引领作用。

3.协助杂志社在自己所在区域内组织开展各项专业活动:建立并维护区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交流平台,和杂志社联合组织开展多种类型和主题的交流、培训、研讨活动,促进资源开发、优化、共享与队伍的专业成长。积极支持杂志社在本区域内举办的专业活动并根据需要提供教科研资源和场地等,助力活动的顺利进行。

4.参与课题或项目研究与推广:参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和项目研究,在本区域内积极推广和应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与成果、优质资源为区域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5.积极提供或分享优质资源:组织本区域专业工作者为杂志撰写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调研报告、教案设计、个体或团体辅导案例、心理剧本,或提供音像资料等优质资源,丰富教科研内容。为杂志社推荐心理健康教育优秀人才,壮大特约教研员队伍。

6.其他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工作。

工作权益

1.在杂志社举办的各类专业活动中担任专家或评委,并获得相应的证书和报酬。例如,优秀成果评选、专业论坛、教研活动中听课评课、跨区域视导、调研等。

2.作为杂志社特约教研员团队的一员,可以优先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或合作的媒体平台发表或展示教科研成果。

3.优先参加杂志社组织的研讨会、培训研修以及学术交流活动,扩展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专业素养。

4.与团队中其他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专家共同开展各级各类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科研课题申报和项目研究。

5.本着资源共建共享的原则,有权共享部分杂志社组织的全国性调研数据、测评报告、优秀成果等专业资源。

6.一经受聘,即可获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约教研员”证书,特约教研员名单将会刊印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

7.在优秀特约教研员评选活动中成绩突出者,可获《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杂志专访机会,并公开发表。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