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标签实验:提醒父母警惕无心之语
刘一阳
你会给孩子贴标签吗?也许在你不经意的时候,孩子已经被贴上了负面的标签,并且与你的期望渐行渐远……
人们总是尝试用简单的方式来概括、总结一个人,以便于贴上标签,更好分类。而当一个人被贴上标签时,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种现象是由于贴上标签引起的,故称为“标签效应(Label effect)”。为此,心理学家罗伯特·克劳特专门设计了一个实验。
★实验内容:
1973年,克劳特召集了一批志愿者,将他们分为两组,一组参加实验,一组作为对照组。
接下来,克劳特请实验组为一项慈善活动捐款。这些志愿者有的捐出了不菲的金额,研究人员笑着对他说:“您真是一个慈善的人。”有些志愿者只拿出了一点儿零钱,研究人员就装出生气的样子,对他说:“您可不够慈善呢。”在另一个房间的对照组,研究人员只负责收款,没有对该组捐款的志愿者作出任何评价。
过了一段时间,克劳特再一次将这些人组织在一起,请他们为另一个项目捐款。在实验组中,原先被贴上了“慈善”标签的人为了展现自己的善良,捐了更多的钱;而原先被贴上“不慈善”标签的人索性破罐子破摔,比上次捐得还少。而对照组的情况和之前相差不大。
★分析与对策:
想要探究“标签效应”对个体学习动机和表现的影响机制,就要进一步介绍一下“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曾对一所小学6个班的学生成绩发展进行预测,并把他们认为有发展潜力的学生名单,用赞赏的口吻通知学校的校长和教师,并再三叮嘱对名单保密。实际上,这个名单中的人名是他们随机选择的。8个月以后,被选在名单上的学生成绩进步很大,并且表现出更强的学习动机和自信心。
为何标签具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力?一般认为以下因素起主要作用。
标签的点对面作用:个体的众多特征通常分散于整体之中,某一特征很难引起特别关注,只有被标签后,才会被人所关注和认知。
标签的分类作用:一旦某一特征被标签化,人们就会按照标签理解和反映这一特征所代表的个体。
标签的隐含作用:即使个体并未具备标签所暗示的特征,由于标签的使用,个体常常会努力使自己与标签内容保持一致,避免自我认知的失调和心理的不一致,从而产生积极的标签效应。
标签的指向作用:被贴上标签后,个体可能会认为很难摆脱标签的消极影响,导致放弃努力的想法,转而向标签所指向的方向发展,最终变得符合标签所具有的特征。
这种心理规律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频繁地对孩子说“你为什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问题都做不出来”等,可能会导致孩子真的变得“愚蠢”。
“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学习好还听话。你看看你,整天不好好学习,就知道出去玩儿。”“你怎么这么懒,在家也不知道帮忙做家务。”也许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或多或少听过这些话,甚至此时正在用這些话继续教育自己的孩子。殊不知,父母无意识的一句抱怨,其实是给孩子贴上了负面标签。
不过,也有心理学家认为,负面、消极的标签有时会起到激将的效果。这时,你需要了解孩子的性格。对于自信的孩子而言,可能会努力证明给你看;而不自信的孩子可能真的会自暴自弃。使用激将法的时候,家长一定要注意用语,防止对孩子造成心理伤害。
因此,请重视对孩子的评价,给孩子贴更多正面的标签,他们就会长成你心中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