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本好书,一次次亲子共读,孩子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会被深深地激发,红色基因的根植会更加扎实和稳固。
绘本篇
《塞罕坝的树》是一本原创绘本,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讲述了塞罕坝地区植树造林、生态建设的故事。塞罕坝原本是一片荒漠化的土地,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变成了如今绿意盎然的林海,创造了生态恢复的奇迹。绘本通过孩子的视角,展现了塞罕坝植树人的日常生活、坝上独特的自然风光以及在生态环境改善背景下人们美好生活的变迁。它不仅传递了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还弘扬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塞罕坝精神。(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黄河边的民族强音》是一本面向少年读者的经典立体绘本,通过生动的故事和丰富的视觉效果,介绍并纪念中国音乐史上的一个重要作品—《黄河大合唱》。绘本的内容围绕着《黄河大合唱》的诞生过程,讲述了词作者光未然(张光年)和曲作者冼星海两位关键人物,是如何在艰苦的条件下,共同创作出这部反映中华民族抗争精神的音乐巨作的。《黄河大合唱》不仅是对日本侵略者残暴行为的痛斥,也是对中华民族所遭受深重灾难的真实写照,更是歌颂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战决心和反抗精神。(未来出版社)
《航母启程了》是一本面向儿童的科普绘本,是“中国海军科普绘本”系列之一,该绘本以生动有趣的方式介绍了航空母舰的基础知识,通过小舰长参加航母巡舰任务的故事主线,把航母的内部构造、主要装备、舰载机的起降方式、作战样式等复杂的军事知识,转化为孩子们容易理解的内容。书中不仅涵盖了专业知识,还涉及航母上的官兵日常生活和工作情况,让小读者能够感受到航母作为一个复杂而精密作战系统的魅力,同时也能了解到海军官兵的日常生活和职责,有助于提升孩子的军事科学素养和国家观念。(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金羽毛·战争中的父与子:百年家书》讲述了战争背景下的父子情深,以及百年家书所承载的家族记忆与历史情感。它不仅是一本儿童文学作品,也是为了传承红色基因、献礼建党百年而特别推出的少儿红色主题书籍。书中通过丰富的视觉呈现和文字叙述,旨在向儿童传达勇敢、牺牲、亲情及对和平的珍视等正面价值观。(海燕出版社)
故事篇
《雷锋日记》(拼音版)收录了许多关于雷锋的真实故事,展现了雷锋的先进思想、高尚品德和崇高追求。全书注音,方便了小读者的自主阅读。生动的故事能帮助孩子理解雷锋的内心世界和精神实质,激发他们继续传承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等优秀品质,让雷锋精神成为成长道路上的指引。(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荆棘丛中的微笑:小丛》是由作家杨筱艳创作的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儿童文学作品,该书作为“荆棘丛中的微笑”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小说以抗战时期为背景,深刻描绘了一位普通少年在动荡岁月中的生存与成长历程。书名中的“荆棘丛中的微笑”寓意深刻,象征着即便在如同荆棘丛一般艰难的环境中,主人公依然能够寻找到希望之光,乐观与坚忍地面对生活。该书荣获2020年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的年度图书(文字)奖。(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
《海底隧道》以20世纪60年代为背景,通过儿童的视角和朴质的语言,讲述了主人公圆圆一家近四十年间的悲欢离合。小说不仅深刻反映了家庭在社会巨大变迁中的作用,还展示了这种变化如何影响并促进孩子的成长。《海底隧道》不仅仅是关于一个物理意义上的隧道,更是寓意着主人公以及每位读者心灵成长和探索的“隧道”。(人民文学出版社 天天出版社)
《1937少年的征途》以1937年抗日战争时期南京沦陷为历史背景,讲述了两个少年在那个动荡时代的非凡经历。随着战争的爆发,他们的生活发生了剧变。在南京大屠杀的恐怖阴影下,两个少年前往战争的大后方—重庆。这一路上,他们不仅要应对战争带来的直接威胁,还要克服自然环境的恶劣,以及生存的考验。他们展现了惊人的勇气、智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同时也见证了人性中的善良与丑恶,经历了成长的痛苦与蜕变。该书获得了第三届青铜葵花儿童小说奖。(天天出版社)
《正阳门下》通过8岁男孩二宝的视角展开,生动描绘了新中国成立前夜北平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生活。书中充满了浓郁的老北京风情,如泡茶馆、听京戏、逛庙会等场景,让读者仿佛穿越回那个时代,感受那个时期特有的文化氛围和社会变迁。不仅展现了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琐事,还将这些细节与宏大的时代背景相结合,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民族的命运,体现了浓烈的民族气节与觉醒精神。(天天出版社)
“‘共和国脊梁’科学家绘本丛书”是一系列专门针对儿童设计的、介绍中国杰出科学家生平与成就的图书。这套绘本丛书基于中国科协“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确保了内容的真实性和专业性。书中通过精美的插画和浅显易懂的文字,讲述了多位对中国乃至全世界有重大贡献的科学家的故事。这套书不仅适合孩子自主阅读,也非常适合家长与孩子共读,共同探索科学的魅力,传承科学家们坚韧不拔、勇于创新的精神,激发少年儿童对科学的兴趣。(北京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