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斯德哥尔摩的“神秘”电话
他叫亚当·斯密,他就是每年10月4日前后,诺贝尔奖相继评出后,那个拨打“来自斯德哥尔摩的电话”的神秘人。
作为诺贝尔奖官方网站的主编,事实上,亚当·斯密并不是专门负责打电话的人,而是该网站有在第一时间采访获奖者的传统。
诺贝尔奖获奖者在官方宣布获奖结果后,第一时间接受电话采访的传统已经持续了12年。亚当·斯密从2006年开始做电话采访,有时为了尽快联系上获奖者,他还会事先得到当年的获奖者名单。
电话采访的开场白一般是这样的:你好,我叫亚当·斯密,这个电话是从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网站打来的,祝贺您获得今年的诺贝尔××奖。
一些已经知道消息的人会平静地说谢谢,而另一些人——不是所有科学家都会有预谋地守在电话前,不少人正在睡觉、逛街,或是把电话调成静音,因而错过了委员会秘书的电话——则会顿时语无伦次:什么?你再说一遍,你是谁?你从哪儿来?你确定吗?
亚当还记得五年来数次与获奖者通话的情景。
2008年,他打电话给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之一,对方告诉他:“我家的电话铃声前段时间被改了,声音很轻,实际上我早上迷迷糊糊听到了些声音,但还是睡过去了……接着我起床,想到今天是诺贝尔奖颁奖的日子,我想,好吧,看看今年哪个傻瓜得了奖……接着,我打开电脑,发现自己就是那个傻瓜。”
2009年,他打电话给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乔治·史密斯时,对方还不知道自己获奖的消息。“……这是从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奖官方网站打来的电话。”“噢,天哪!”“您听说了刚在斯德哥尔摩宣布您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消息了吗?”“没有,天哪!”“那我很高兴成为第一个通知您这个好消息的人……”
2010年,他打电话给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略萨时,略萨非常激动,抬高声音一遍遍重复:“所以,这是真的吗?我一直在怀疑这是不是个玩笑。”
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期待接到亚当的采访请求。
2007年、当他打电话给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格哈德·埃特尔时,被要求“能否过一会儿打过来”,因为对方正在等别的电话;再次拨通,对方仍说在等电话,但给了他10分钟。还有一次,亚当致电一个获奖的物理学家要求采访,对方说正在做实验——那人反问他:“你是建议我必须要把手中的实验停下来吗?”
当然,诺贝尔官方媒体也不是万能的。亚当回忆:“前年我试图采访美国总统奥巴马,但没有打通他的电话。2011年,又有一位和平奖得主是一个国家的总统,也很难第一时间与她电话连线。”
对亚当来说,最有意思的是给经济学家打电话,因为他和18世纪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经济学的主要创立者,《国富论》作者)同名。
“亚当·斯密?你是真人吗?”当他拨通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德·菲尔普斯的电话时,对方表示怀疑,随即一阵大笑。“想象一下,你是一个经济学家,有一天接到一个自称是亚当·斯密的人从斯德哥尔摩打来的电话,你很难不怀疑这不是一个天大的玩笑。”亚当说。
电话采访通常只有五六分钟,不会有太多收获。亚当觉得,人们需要一些时间来释放激动的情绪,而且许多科学家不习惯把情绪暴露在人前,更不习惯回答诸如“有什么感受”这样的问题。201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索尔·珀尔马特就告诉亚当,他的第一反应是叫妻子快去上网,看看这事儿到底是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