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藏海

人在花下

文/舒州

黄昏之前,我站在一树樱花下。

眼前的花,正是开得最好的时候,所有的花朵都努力到了极限,竭尽所能,不管不顾。它们如此认真且投入,心无杂念,庄严肃穆,简直有些神圣的意思。

当然,在这样一棵樱花树下,我更需谦逊。

花在绽放之前,就知道自己即将牺牲。我想,我不是在看花,而是在看“万里赴戎机”。

有时,我会脱口而出,说哪些花开出来好看,哪些花开出来不好看。此刻想起来,既草率又狂妄,犹如面对别人的努力与付出,随意置喙,大言不惭。

人在花前,有种人与花平起平坐的感受。人在花下则不同,会有种被神圣笼罩和包围的感觉。一抬头,看见满树灿花,自然而然,心有所畏。

(离萧天摘自2024年6月1日《辽沈晚报》)

细化的力量

河森堡

这段时间,我学会了一项新技能——翻跟头,是的,就是字面意义上的翻跟头。

教练要求我掌握的第一个动作是后空翻。社会上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后空翻,这个动作不仅对下肢和腰腹的力量有很高的要求,而且一旦动作失败,后脑和脖颈会重击地面,人被当场摔死都有可能,所以,在很多人看来,后空翻是个既困难又危险的动作,不敢也不能做出来。

我正是抱着这个认识开始训练的,但我发现,这个高难度动作的练习却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开始,教练让我下蹲,双手往后摆,然后恢复站立,我问这就完了?教练说是的,并恭喜我完成了第一步,整体来看,教练把后空翻动作细分成了8~10个步骤,而每个步骤相对上一步的进阶都很简单,比如,第二步是下蹲摆手之后,双手上举并原地跳一下,第三步是双手上举跳一下之后躺在一个海绵包上,每次进阶都加入一个简单可行的增量。

通盘来看,这细化而成的10个步骤,每一步在做时,既复习了上一步,也预习了下一步,我就在这种复习和预习兼顾的循环反馈中,迅速取得了进展。第一节课时我还什么都不会,第三节课时,我就能在有保护的情况下做出完整的后空翻了,虽然这个进度整体而言只在50%左右,但后空翻对我来说,已经从之前一个不可能的动作,变成了费劲但能做出来的动作。

在学后空翻时,我意识到科学细化的训练能消除我对陌生技能的恐惧,工作生活中很多技能就像后空翻一样,你站在远处看,心里又怕又虚,嘀咕着“我怎么可能做到这个”,但只要你能将整个训练步骤细化,并串联成复习和预习兼顾的循环反馈,让自己在这个飞轮里转起来,水平就会迅速提高。

这就是细化的力量,它能为你铺设一条既清晰又平滑的进步曲线,无论一个技能在你看来有多么遥远,多么高不可攀,也禁不住你掰开了、揉碎了细细地练,你就这么一点一点地往前蹭,坚持一段时间后回头看,会惊讶地发现自己离出发的位置已经那么远了。

(摘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