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少女苏小次
一直朝着理想前进的苏小次
2008年对苏小次来说,是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年。当时苏小次只有16岁,初中就要毕业,却在做着两件同龄女孩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第一件事,想去美国读高中。她觉得这样精神上可以更独立自由,也更能磨炼自己的动手能力。
那年5月的一天,苏小次把这个想法告诉了父母。父母表示,如果女儿真的是想去美国学点东西的话,他们一定支持。事情进行得如此顺利,在苏小次的意料之中。自己的父母一向开明,他们也觉得女儿不适合在国内死读书,趁着年纪小冲劲足,为什么不去国外闯一闯呢。
第二件事,她要做一本专属于“90后”的电子杂志。
苏小次很喜欢翻杂志、看小说,但现在的“小说都很幼稚,阴沉忧郁得很虚假,这和我们的现实生活一点都不符合嘛”。苏小次的心里产生了一个想法:做一本干净纯粹的电子杂志吧。自己认识一些写手,而且朋友也有能力做策划、审稿、进行简单的美术设计。
这两件事情几乎是同时进行的,苏小次忙得不亦乐乎。
忘记介绍了,苏小次是一个宁波女孩,人长得甜美可爱,个子不高,野心却很大。
初到国外遇到了很多困难
2008年6月底,苏小次独自一人坐飞机去美国匹兹堡,下了飞机还要辗转去附近的一个小镇,她的高中生涯将要在那个不知名的小镇上度过。下飞机后,苏小次有点手足无措,她琢磨了很久才看懂地图,又用蹩脚的口语和当地人打听,总算是手忙脚乱地抵达了学校。
“我之所以不让父母跟着一起来,是不想让他们看到还不够成熟的自己,我的口语还是比较糟糕,这样的自己不想被父母看到……”苏小次这么解释。
自此,苏小次开始了一个人在国外读书的生活。
但毕竟只有16岁。16岁,在国内还是一个根本没有长大、不能独立、遇到难题可以向妈妈撒撒娇的花苞一样的年龄。但如今没有父母的依靠,苏小次咬咬牙对自己说:“既然这是你自己选择的道路,那么你就一定要好好地走下去。”
刚到美国的那段日子,苏小次遇到了不少困难。比如她的口语一直不好,所以,她和别人交流就成了最大的问题;上课也根本听不懂老师在讲些什么。好在她交到了几个中国朋友,平时她就和她们混在一起。“但我觉得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必须要和所有的同学打成一片,必须听懂老师在讲些什么。”苏小次想,“朋友们的口语说得那么好,诀窍是什么呢?”结果朋友告诉她:“多和当地人交流,口语就会进步得快。不要害怕,说错不要紧。”很快,苏小次的口语水平突飞猛进,一个学期后,苏小次完全能听懂老师讲课了。
然而在国外待久了,孤独感前来作祟也在所难免。因为国外的节日与国内有所不同,所以,每年中国的春节,她都必须在异乡度过。特别是生病后,孤独感会被无限放大,要是在家里,妈妈会把苹果切成小块给她吃,会熬很温暖的白粥……但是在美国,就只剩下她自己一个人与孤独抗争。“我想慢慢自己就会长大,长大了就不会害怕孤单了。”苏小次说。
办电子杂志好评如潮
与此同时,苏小次负责的电子杂志《祈光》也在筹备中。之所以起名为“祈光”,是希望这本电子杂志像光芒一样,虽然微弱,但最终能茁壮地成为年轻一代心目中最坚实的力量。
第一期很顺利,因为认识的写手都给了稿子,一晚上就收了很多。那还是在办理出国手续的时候。那一晚苏小次反复阅读、甄选,最终定下了要刊发的稿子。你还别说,虽然只有16岁,但苏小次的眼光很独特,而且她自己也能写一手干净、有力量的文章。
“背景音乐是大家一起推荐的,主题也是大家一起开会讨论的。”当然了,因为大家不是一个城市的,所以开会只能在QQ群里进行。“主题都是推翻了重来,再推翻再重来后定下来的。要做就做到最好的。”苏小次说。
后来苏小次在论坛中遇见美编烟纵(后来的杂志监理),问她有没有兴趣做摄影和美术。烟纵问:“如果你们只是做着玩玩的,那我不会参与。”但是当她看到第一期《祈光》的时候,她立刻决定加入这个小团队。烟纵独特的审美观、扎实的功底,为后来的《祈光》增添了很多亮点。
“第一期做完以后,我就拿着它去和厉害的作者约稿了,现在想来,当时还真是不知天高地厚。但是,很多作者看了那期后都答应给我写……当时我好有成就感。”苏小次得意地说,“最后决定了《祈光》是双月刊。”
就这样,《祈光》做了9期,好评如潮,很多学生在豆瓣网上等着新一期杂志的诞生。苏小次收到了很多留言,很多关于杂志的回馈。有人说:“我很喜欢《祈光》,我在你们身上看到了希望,请你们继续加油,我会一直支持的。”苏小次看到诸如此类的留言,激动得当场眼眶湿润,说:“非常高兴,控制不住地想要哭。这和买到好看的衣服、吃到美味食物的那种喜悦是不一样的。这样珍贵的经历,我想以后几十年都能清楚地记住。”
努力考上理想中的大学
杂志做了第9期后,苏小次决定停止。因为中学的最后一年到了,她要为自己的另一个理想做准备了。“我们这里,一般可以申请8到15个大学,和国内不太一样。我慎重地选了一些,最想去的是南加州大学,因为那边有几个我感兴趣的专业,都超级好。电影、传媒、戏剧,都是全美前5名的,还有其他一些专业,如音乐、建筑、工程什么的,都是前10名的。而且在洛杉矶,以后实习的机会很多,气候也很好。”
有一天,我上QQ就看到她的留言:“叔叔,我考上啦!”她附加了几个撒花的表情。
我甚至能感受到她欢呼雀跃的样子,真心为她感到高兴。
“我考上的是建筑系哟。”
这个人小野心大的宁波女孩,一直努力地朝着自己的梦想前进。在她身上,总是散发着难能可贵的、如水晶一样透明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