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他人评价;自我认识;自信心训练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4)23-0041-04
【剧情简介】
小涵是初一年级的一名女生,因为以前经常遭受其他人的负面评价而变得胆小怯懦,失去了在别人面前展现自己的信心和勇气。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她终于勇敢迈出第一步,参演舞台剧,建立了真正的自信。
【主要人物】
小涵、小毅、小欣、两位老师、四位同学。
胖哥、露西亚、伊莱、四个微美克人。
【心理剧技术】
对白技术、镜像技术、独白技术。
第一幕 你很特别——关于微美克人的故事
旁白:微美克人是一群小木头人,他们都是由木匠伊莱雕刻而成。每一个微美克人都长得不一样,有的大鼻子,有的大眼睛,有的个子高,有的个子矮。微美克人整天只做一件事:他们互相贴贴纸。每一个微美克人都有一盒星星贴纸和一盒黑点点贴纸,他们每天都在大街小巷里给遇到的人贴贴纸,长得好看的、有才能的人会被贴上星星;那些什么都不会的人,就只有得黑点点的份了。胖哥就是一个只有黑点点的微美克人,他总是在大家面前出丑。他想要跳得高,却总是摔得四脚朝天;一旦他摔下来,别人就会围过来给他贴上黑点。
胖哥:我是因为今天天气太好了,想拥抱一下大地。
微美克人1:这个理由真可笑,你真是又蠢又笨。
所有微美克人:哈哈,再给你多贴一些黑点。
旁白:胖哥很快因为黑点太多,不想出门了。
第二幕 众人讨论参演
时间:课间。
地点:教室。
道具:桌子两张,凳子两个。
旁白:小涵是初一年级的一名学生,她就像微美克人里的胖哥一样,因为以前经常遭受其他人的嘲笑,变得胆小怯懦。
小毅:好消息,好消息,校园舞台剧招募演员了,想尝试的同学快去报名啊!
众人:(聚在小毅旁边,疯抢传单)让我看看,让我看看!
小欣:(拿到传单)让我看看海报上说的是什么——《你很特别》,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懦弱的自己,藏在黑暗的角落里默默羡慕那些站在聚光灯下的身影。殊不知,他们都曾是平凡人,只是在别人畏惧路的尽头是失败和嘲讽时,他们坚定地迈出一步又一步。有点意思。
小毅:小涵,你去吗,我记得你小学的时候参加课本剧,演得很好的。
小欣:她畏畏缩缩的,能演好什么?这主角非我莫属啊。走了,报名去。
众人走后。
小涵:(犹豫)我,还是不去了吧,我啥都做不好。
小毅:小涵,你怎么变化这么大呀。
小涵:我也不知道呀。(捡起掉落的宣传单,仔细盯着,陷入回忆中)
背景中出现小涵一次次遭受失败和挫折,被别人恶意评价的画面。(背景音:“你怎么这么自私,一点都不考虑别人。”“你说话怎么这么难听?”“这点小事都做不好,你怎么这么废柴?”“一下也说不得,还要去找老师告状,真是斤斤计较。”“就这水平,还去竞选班干部,真是不自量力。”)
伴随着这些声音,小涵深深地蹲下去。
第三幕 面试现场海选演员
地点:教师办公室。
小毅:老师,面试了这么多演员,都没有您满意的吗?
老师:他们演得都还不错,但我希望我的这部剧主角就是角色本身,他经历过很多失败和嘲讽,最后战胜了怯懦的自己,勇敢地在未来的道路上迈出自己的脚步。
小毅:你这么说,我倒是想到了一个人。她之前的经历跟主人公胖哥比较相似,小学时也参演过课本剧,她小学的时候性格张扬了一些,受到很多负面的评价后,慢慢地就不愿意表达自己了。
老师:你可以让她来试试。
地点:教室。
小毅:小涵,我真的觉得你很适合这个角色,可以去试一试。
小涵:我不行,我做不好的,你去找其他人吧。
小欣:你让她去做什么?我都演得这么好了,她有什么戏?
众人附和。
小欣:你小心跟她玩得多了,被她感染了。(大家哄笑)
小涵:小毅,真的非常感谢你,我还是不参加了。你以后还是别来找我了。
小毅:为什么呀?
小涵:你跟我接触得多,别人到时候也会把你视为异类,会孤立你的,我怕这会伤害到你。我只要这样安安静静地,不引起别人的注意就很好了。
第四幕 选角风波
地点:教室。
小欣:你还是不是我朋友?你跟老师说了什么?当时面试现场数我演得最好,他怎么不选我?
小毅:我没讲什么,老师只是想找一个更贴合角色的人。
小欣:你不跟老师多嘴推荐小涵,他怎么会不选我?
小毅:你能冷静点吗?让我们心平气和地沟通,我只是觉得人家合适,就推荐一下。
小欣:现在你还狡辩,你居然为了这么烂的人背叛我。
小毅:(有点生气)你别戴着有色眼镜看人,人家没招惹你,你怎么老看人家不顺眼。
小欣:她小学时候名声大得全年级都知道,这种人你还不离远点,没准你哪天就倒霉了。
小毅:你,实在是太过分了。(想冲上去,被大家拉住)
第五幕 班主任调解纠纷
旁白:有一天,胖哥遇到了露西亚,她是个很不一样的微美克人。
胖哥:露西亚,为什么你的身上既没有黑点点,也没有星星。是别人不给你贴贴纸吗?
露西亚:那可不是,因为贴纸在我身上根本粘不住。
胖哥:那怎样可以变得跟你一样特别呢?
露西亚:你只要像我一样去见伊莱就可以了。
地点:教师办公室。
班主任:这次事情的前因后果我已经了解了。小涵,你自己想说些什么?
小涵:我就是个废物,大家完全没必要因为我起争执。老师,十分抱歉。
班主任:感觉你对自己的评价很低,你遇到了什么事情吗?
小涵:老师,那都是小时候的事情,都过去了,不值一提了。
班主任:我听小毅说舞台剧的老师很希望你去试试这个角色。
小涵:我怕尝试了以后,结果依然证实我就是个废物。
班主任:做事情哪会一定就有一个好的结果,但就是在不断尝试中,慢慢地,你会发现,自己已经走了很远很远的路,你的每一步都在重塑自己。你难道连尝试一下的机会都不肯给自己吗?(沉默)小毅向老师大力推荐了你,别辜负了好朋友的心意。
小涵:(沉默良久)谢谢老师,我会再考虑的。
第六幕 促膝长谈
旁白:伊莱是微美克人的创造者,他对这群微美克人充满了爱。
胖哥:伊莱,我真的很努力了,可是他们还是给了我很多黑点点。
伊莱:孩子,你不用在我面前为自己辩护,我不在乎别的微美克人怎么想。
胖哥:你不在乎?
伊莱:对,我不在乎,你也不应该在乎。给你星星或点点的人和你一样,都只是微美克人,他们怎么想并不重要。
胖哥:为什么露西亚身上没有贴纸呢?
伊莱:当你在乎贴纸的时候,贴纸才会贴得住。你越相信自己的特别,就越不会在乎他们的贴纸了。
小涵:小毅,你在我心中真的是一个很特别的人,不管别人对你的评价是怎样的,你总是充满热情地去对待任何人和事。而我,不管别人给我的评价是什么,我现在都很恐惧,我觉得我怎么努力都是没有用的。
小毅:我哪有你说得这么特别,我只是觉得自己发自内心想要去做这些事情,只要我觉得这是我应该做的,我就不会在乎他人的评价。
小涵:可是这次的事让小欣跟你产生冲突了。
小毅:我依然不后悔。没关系,你不用为此感到自责,都是朋友,他现在在气头上,不能接受,我后面再多哄哄他。他就是心气高了些,嘴巴比较毒,还很不成熟,只能让我这个成熟优秀的人来带带他了。
小毅走后。
小涵:(看向胖哥)胖哥,你希望我怎么做呢?还是继续逃避吗?
胖哥:我就是想像露西亚这样,我不想要任何记号。
小涵:对,我不想要任何记号。
小涵:(看向胖哥)胖哥,你希望我怎么做呢?还是继续逃避吗?
胖哥:我就是想像露西亚这样,我不想要任何记号。
小涵:对,我不想要任何记号。
第七幕 我很特别
地点:教室。
大家都在紧张地排练,小涵手中拿着剧本,小声地跟同学们讨论。老师走了过来,同学们把小涵推了过去。
小涵:(不好意思地)老师,关于剧本,我有些疑问,相信自己的特别,就可以不在乎别人的评价了吗?面对现实,会不会苍白无力呢?
老师:我懂得你的意思了,你觉得直接说“你很特别”并没有强大的说服力,那这份特别可以从何处得到呢?
小涵:在一次次的勇敢尝试中提醒自己,你是一个值得被爱的人,你是一个特别的人。
小毅、小欣鼓掌入场。
小毅:小涵,你演得真不错!
小欣:你这家伙,我本来以为这么骂你,咱俩的关系彻底完蛋了,结果你居然敢拉着我来看排练。
小毅:哈哈,不然,怎么让你知道“我很特别”呢?
小涵:我希望我们大家都很特别。
【创作感悟】
本剧创作灵感来源于绘本《你很特别》,绘本中的黑点和星星以可视化的方式把现实生活里他人评价当中消极与积极的两面呈现了出来,所以我将绘本中贴满黑点点的胖哥和学校里遭受很多负面评价的小涵作为两个世界的镜像,使整部剧有种童话照进现实的感觉。由于小涵自身的经历,使得她对胖哥这个故事中的人物有很强的共鸣,在不断扮演胖哥这个角色的过程中,她反复品味胖哥的纠结、痛苦与渴望,其实也是在帮自己梳理以往的心境,逐渐松动她对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胖哥的勇气最终也点燃了她自己,使得她重新鼓起勇气去尝试,建立对自我的积极评价,恢复自信。
囿于舞台环境,无法很好地将两部分剧情分开呈现(我原先设想将两个故事中的人物放置在舞台两边,交织演出),只能先演完微美克人的故事再演学校的故事,所以剧本的创作还要考虑到未来演出的场地。
在人成长的过程中,每当尝试一件事情时,总会得到他人的评价,这些评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去认识和了解自己,但一些心思细腻、敏感的孩子也会因为别人的负面评价而变得畏缩不前。正像剧中的老师说的一样,希望这部剧的主人公就是角色本身。我没有从全校广选学生去参演,而是在心理社团小范围内竞选。很多普通班的孩子平时在班上很少发出自己的声音,没有表演基础,有的说话大舌头,有的手脚僵硬。当我告诉他们,我们这个剧是要代表学校到区里去参赛的时候,每个孩子都贡献出自己最大的勇气和认真。他们的演出效果可能比不上那些精挑细选出来的孩子,可他们打动了评委,我们的节目在二十多个学校的竞选中拿到区级一等奖,这些孩子也对自己有了更多的信心。这其实是第三重的童话照进现实。
现今心理剧比赛开展得如火如荼,从校级到市级再到省级,学校也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去准备,无论从剧情设计还是学生的表演,都非常精彩。但我看着那么精致的演出,常会觉得疑惑,那些在舞台上表现如此亮眼的孩子,他们平时的表现应该也比较抢眼,得到展示的机会比较多,心理剧对他们的意义可能并没有那么大。然而对那些湮没在普通班里默默无闻的孩子来说,这可能是他难得的展示机会,是学生时代为数不多的高光时刻。心理剧的初衷是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帮助人们破除心灵的迷障,更需要心理剧的是哪一些人,排练心理剧的导向到底是什么,这些可能需要我们去更多地反思。
编辑/张国宪 终校/高 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