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有你

作者:俞嘉怡 来源:读者校园版

  2013年6月20日至2016年3月16日,我已经度过了1000天,与《读者·校园版》,与你们。

  2013年前的我,乏善可陈,是个自闭、内向、抑郁的“问题少年”。记忆里比较清晰的事情,是我每次去外公外婆家,外公都会拿着红包和零食,哄着我说:“来,贝贝,乖,叫外公。”那时,我已经10岁了。

  十几年活在无声的自闭世界里,我懂得倾听却从来不懂得开口。我在寻找,是因为不愿失去。我的孤独是由内而外的,给心留个角落,洒尽哀伤与孤独。那个角落怕光、怕温暖、怕短暂,而其他呢,不过是流于表面的浮华。

  那个时候我总在想:前世的我是什么模样、什么身份?是冰雪聪明、单纯天真的小郡主,还是媚眼如丝、烟视媚行、卖艺不卖身的歌女?抑或是顾影自怜的采桑女?又或者是个简简单单、普普通通、不美丽、不聪明、丝毫不引人注目的平凡女子?

  不太敢憧憬,怕被嘲笑说太天真;不太敢说话,怕无从遮掩空洞和匮乏;甚至不太敢写字,怕有太多拙劣的错误引人发笑。

  但我比真正的自闭儿童要幸运一些。

  2013年6月底,我在《读者·校园版》杂志上看到了校园通讯员的招募启事。经过报名和审核后,我正式成为一名校园通讯员。

  当时负责带我们的是在读者杂志社实习的宋佳庆老师,我们亲切地叫她宋姐。她是我改变自我的一个重要推力。2013年7月,宋姐发起了通讯员讨论会活动,在几百名通讯员中,她选了我来主持讨论会,主题是:我们要过怎样的暑假。在当天的讨论会上,通讯员们都各抒己见,气氛热烈。这是我改变自我的第一步。

  可谁又能想到呢?在现实中内向、自闭的我,在网络上却可以侃侃而谈,得到许多通讯员的赞扬,也因此认识了一群虽分散在全国各地但心很近的朋友。我们写信,我们互寄生日礼物,我们讲心里话,我们有共同的梦想。

  青春不是一场独白,所有的感情都掷地有声。那么浓墨重彩的一年,我像是要把今生所有的好运全部用光。

  后来,我看到一句话,是这样说的:“青春,就是与七个自己相遇,一个明媚,一个忧伤,一个华丽,一个冒险,一个倔强,一个柔软,最后那个正在成长。”

  我终于知道原来和大家在一起的时光,名为“青春”。虽然偶尔回忆起当年自己的内向和懦弱,也深感羞愧和尴尬,但难忘心中的那份情怀。

  《道德情操论》中有这样一段话:“意识到被人所爱,自有一种满足感。”对于一个心思细腻、感觉敏锐的人来说,这种满足感带给他的幸福,或许比一切实际利益都更为重要。

  1000天过去了,将近3年的时光。这1000天普通又不普通,特殊又不特殊,虽然它不是我的青春年华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站,但它是我在自闭的时光里触手可及的阳光。

  老舍曾说:“生活是种律动,需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滋味就含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

  人生最有意思的地方不就是不能重来吗?正是因为不能读档、存档,我们才格外看重每一段经历。而我们一定要在走得很遥远之后,站在彼岸回看此岸,才会知道哪里是岔路口,哪里是分水岭,哪里让我们感到熟稔亲切,哪里让我们天各一方。

  那是让我有翻天覆地的变化的岁月。在这期间尽管有许多不圆满,但也恰恰是这些不圆满造就了今天的我。世事艰难,有人陪我们一起走过,大概是苦难里最甘美的相逢。

  1000天能让你们明白些什么?对于众多高中生来讲,可能只是高考冲刺的阶段,可能是一生中并不起眼的一段时光。可这1000天对于我来说,就是函数从极小值逐渐递增的过程,生活中总有沟壑,波谷、波峰都是风景。

  “当我和世界不一样,那就让我不一样,坚持对于我来说就是以刚克刚。”

  五月天的歌总是在彰显着世界是他们的那种稚气飞扬。

  那么令人心动的刚强。

  我记得一句话:“回忆中的生活比当时当地的现实生活更为现实。”

  而我站在春天的门口,怀念过往的冬天,等待新的冬天,等待落拓和张扬。

  若用一个词来形容时间,比起“时光”,我更喜欢“光阴”一词。这个词像是不经意间从叶缝里露出来的阳光,斑斑点点的,明亮不刺眼,温润不腻耳。感情像是脉脉流水渗透进光阴里,交融得无可挑剔。还有呼吸,就还有情感,真是再好不过的状态。

  谢谢以前的我给自己留下这么多回忆,也谢谢那时的你们包容了我不那么美好的样子,对我不弃不离。

上一篇: 单独中的洞见     下一篇: “诗人”崔逸的作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