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印象派的画作有立体感

作者:林凤生 来源:《读者校园版》

  自文艺复兴以来,西方画家们能在二维平面上把三维空间里的方方面面表达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他们依赖的法宝主要是几何透视法,例如近处的物体大,远处的物体小,两条伸向远方的平行线看起来会互相靠近并最后汇聚到一点。这种方法靠的是单眼视觉,这在视觉神经科学上称作“单眼线索”。那么,印象派画家是用什么方法来营造三维空间感的呢?那就是“双眼视差”。人在观察近处的物体时,两只眼睛会产生视差,即在两个视网膜上产生了一对稍有差别的图像,大脑会把它们融合起来生成三维立体图像,还能确定物体离观者的距离。这种奇妙的现象是在19世纪中叶由物理学家查尔斯·惠特斯通爵士发现的,后来被在贝尔实验室工作的匈牙利裔美籍科学家贝拉·朱尔兹用实验(随机点立体图)证实。而现代脑科学研究发现,在大脑的视皮层里确实存在着一些专门探测左右视网膜像差的细胞。为了对双眼视差有一些感性的认识,我们不妨做一个实验。图一是两束菊花的照片,它们非常相似,但并不完全一样。请试着适当调节双眼的距离,并让双眼视线好像要透过它们看向远方,直到似乎看到了三束菊花(中间的那束菊花就是左右两眼看到的稍有不同的菊花在脑中融合以后产生的图像)。

  大多数人经过练习可以看到这束虽然模糊但立体感很强的菊花图像。三维立体电影利用的就是同样的原理:用两架相距几厘米的摄像机同时拍摄影像,然后同时放映,观者戴上特制的眼镜(通常是偏振镜片),让左右眼分别看到不同的图像,然后大脑会把具有“双眼视差”的图像融合起来,从而产生立体感。

  朱尔兹的一名学生泰勒还发现了一些有趣的视觉现象,那就是由重复图案元素产生的“自适立体图”。图二是一种室内装饰墙纸,倘若我们盯着它多看一会儿,就会觉得眼花缭乱,墙纸上的飞鸟似乎都动了起来,组成了一个三维立体的鸟群。

  让我们用图中第一行的紫色飞鸟来分析。注意这个图案的特點:一是视觉元素(小鸟)排成一条水平线(视觉对水平的感觉比对垂直的敏感得多),二是这些视觉元素是重复出现的。当观者的双眼在注视这一行飞鸟时,左右眼的视网膜上就会各留下4只鸟的图像。由于4只紫色的小鸟一模一样,这就让大脑的视皮层有点“发蒙”,不清楚究竟应该把左右视网膜上的哪两只鸟拿来配对,因为对大脑来说,从二维图像中抽提深度信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据泰勒说,此时大脑会“乱点鸳鸯谱”,把它们随机配对。由于错误的融合,大脑“看到”的鸟,除在原来的位置之外,又在其前后增加了11个可能出现的位置,这样看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影影绰绰的鸟群。处于一条水平线上的若干个相同的视觉元素构成的图案,会让视觉产生这种隐隐约约的三维立体感,此即自适立体图。

  知道了这个道理,我们再来欣赏莫奈的画《透过树丛的春色》(图三)。画中的大批树叶朝着一个方向,形状大同小异,组成了相似的视觉元素(称为半重复图案)。它们在观者双眼视网膜上的图像,经过大脑融合后会产生朦朦胧胧、层次丰富的视觉效果。莫奈常说他要画出空气的感觉,他的画也确实能够给观者这样的神奇感受,其秘诀或许就在于此。

  图四是雷诺阿的作品《采花女郎》,画面上斑斑点点的着色效果,也会被观赏者的大脑错误搭配,产生一种很强的立体感,许多小东西,如花瓣、昆虫,好像浮在画面上。

上一篇:创意     下一篇: 脑洞大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