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词好句

作者:丁辉 来源:《读者校园版》

  我应邀参加一个跟小学生作文有关的活动时,有个小学生问我:“想写好作文就要经常积累好词好句吗?”这个问题勾起了我的一段非常不愉快的回忆。

  女儿上小学高年级的那两三年,几乎每天的语文作业都有抄“好词好句”。不仅要把课本上的好词好句抄下来,有时老师让读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时,也会附带要求把书里、文章里的好词好句抄在笔记本上。我的感受是,挖空心思在书里找所谓的“好词好句”,使得原本应该快乐的阅读成了痛苦的差事。

  老师让抄“好词好句”的初衷是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想写好作文当然需要注意积累词汇和语汇,但这并非意味着动不动就让学生抄所谓的“好词好句”。如此急功近利,即使不能说有百害而无一利,起码也是弊远大于利。

  记得有一回,老师布置的作文题是“第一次给妈妈洗脚”。从来没有给妈妈洗过脚的女儿,为了完成这篇作文,第一次给妈妈洗脚,然后如实记下了给妈妈洗脚的全过程,包括妈妈催她快点,说“我还有一大摊子事儿呢”。女儿的作文在我这里通过了,但在老师那儿被判为“不合格”,撕掉重写。我问女儿,别人都是怎么写的。女儿给我举了一个例子,给妈妈洗完脚后,很多学生会写“妈妈脸上的笑容比彩虹还美”。天啊,写下这句话的孩子真的见过彩虹吗?不要说小孩子了,我在世上也活了40多年了,我们小时候的空气质量也非现在可比,但在我的印象中,我也没见过几次彩虹。显然,这样的句子来自所谓的“好词好句”。

  细究起来,“好词好句”背后隐含的逻辑前提——词语有好有坏,这本身可能就是一个严重的误区。如果我反过来要求语文老师列举一些“坏词坏句”,可能所有的语文老师都会傻眼!词语本身并无好坏,彼时的“好词好句”,换个地方也许就是“庸词庸句”“坏词坏句”。

  试看某地获奖作文《春天来了》中的两段:“路边的花儿们竞相开放,有的已经全部展开,像是在向人们展示着它那曼妙的身姿;有的才展开了一半,像个害羞的小姑娘;还有的是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儿。”“公园里更美,花儿们个个艳丽无比、争奇斗艳。池塘边的柳树,纷纷抽出了黄绿的柳丝,枝条随风飘动,犹如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正展示着她那细小的腰身,梳理着那秀丽的长发,好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如果允许讲实话,我必须说,这样的作文可以说通篇无一句得自作者本人的观察和体验,而只是“好词好句”的大杂烩。

  把学生写不好作文,归因于头脑中“好词好句”太少,其实是把病源诊断错了。在我看来,写好作文不需要什么“好词好句”,小孩子妙语天然,随口而出就是妙文,应该给他们真正的自由。阿城《孩子王》中穷孩子王福的作文《我的父亲》是这样写的:“我的父亲是世界上力气最大的人。他在队里扛麻袋,别人都比不过他。我的父亲又是世界上吃饭最多的人。家里的饭,母亲都是先让他吃饱。这很对,因为父亲要做工,每月拿钱来养活一家人。但是父亲说:‘我没有王福力气大,因为王福识字。’父亲是一个不能讲话的人,但我懂他的意思。队上有人欺负他,我明白。所以我要好好学文化,将来替他说话。”这样让人动容的作文需要什么“好詞好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