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不过是个伪命题

作者:谢春华 来源:《读者校园版》

  高中时看过一本书,是廖一梅的《悲观主义的花朵》,里面有这样一个细节:女主人公说,她在收到前男友的花束时没有尖叫,这样的“冷酷无情”成为后来他们分手的一大诱因。

  在她心里,克制是值得尊重的美德。但是其他人并不能理解她的坚持,认为她缺乏人情味,直到她让步,在收到礼物时用浮夸的尖叫表达内心的喜悦,他们才终于认为她正常。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个情节都萦绕在我的心里:她做错了吗?如果错了,那么她错在哪里?如果没有错,那她为什么要做出改变?

  后来,长大的我渐渐得到了问题的答案:也许她只是展示出了一点不适合展现在大多数人面前的自我,得到了最真实的反馈,最后学会了一种让自己能活得更轻松舒适的伪装。也许这个故事在这个崇尚个性的时代听起来很好笑,但也正是它揭穿了那件“皇帝的新衣”:这个时代推崇的个性化不过是个伪命题。

  个性究竟是什么?是视频网站上那些哗众取宠的表演、网红们千篇一律的脸和乖张的言行,还是大声说话和时刻把笑容挂在脸上?不,这些都不是。我们每个人都有个性,根本不存在那些所谓的划分——个性是个中性词,本来就不该染上太多的个人喜好和感情色彩。

  从小到大我们都听过父母长辈说,要做一个开朗热情、讨人喜欢的人。但他们从来都没有说过,你也可以选择做一个内向的、固执的、不那么讨人喜欢的人,只要你好好地活着。好像只有开朗、热情、讨人喜欢才是正确的,而内向、自持是不被允许的,是需要被强行改正的恶疾。

  这恰恰是我们生活的这个看似崇尚个性的时代最大的悲剧。

  我们被父母、长辈乃至这个社会允许展示的,不过是个性这个浩瀚海洋里最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它规定我们要开朗大方、要大声说话、要有用不完的热情,若是有谁无视这个规定,冷言冷语和疏远便会如期而至。不喜欢听批评仿佛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天性,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也许抛弃那些“不好”的自我随波逐流、无功无过才是最好的生活方式,但这真的是个性化吗?

  回到最初的伪命题,当所有人都选择了这样的生活方式,这样真的是个性化社会吗?

  我曾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说法:也许一个看起来开朗、能说能笑的年轻人内里已经是千疮百孔,只要谁轻轻地推一下,他或她就会崩溃。这个说法引发了成千上万年轻人的共鸣——因为这就是我们生活的现状,我们多希望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但这太奢侈了,工作、社交还有学习占据了我们的绝大多数时间,为了不被疏远,我们必须维持一个美好的形象。

  忽略外界的看法说起来容易,但人是群居动物,不可能真正地抛弃一切,只要和社会有联系,就必须收起一部分的自我。

  大部分人第一次注意到精神科病人的年龄时,一定会惊讶居然有这么多年轻人。对自我的极端压抑造成了抑郁症、焦慮症等精神类疾病的高发病率。也许有人要说抑郁乃至自杀是一个极端,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寻死,也有确实改变性格的例子,但磨灭个性的过程是痛苦的,为什么不能更加宽容地求同存异?我们推崇的个性化社会,真的就无法包容一个不那么符合“标准”的人吗?

  可能乐观开朗的人真的会生活得比较容易,但无论我们是否见过,就像月亮的背面也客观存在一样,是尖锐的还是平和的,是引人注目的还是毫不起眼的,是热烈的还是冷静的,是幽默的还是木讷的……这些都是人性的碎片,是确确实实存在的,是无法被量化的人的一部分。只有当这些特质得到了它们应得的尊重,而不是被外界的浪潮像剿灭异类一样消灭大部分、留下一小撮,才是真正的个性化时代的到来。

  没有人想做一辈子的假人,我希望至少能有一分钟,能让我们展示那个让自己最舒服的自我。

上一篇:哪有什么顺其自然     下一篇: 颜色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