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星座隋朝始

作者:马伯庸 来源:读者校园版

  从前的人,如果实在没什么话题聊了,就聊天气,“今天天气哈哈哈哈”;现在的人如果想打破社交僵局,比从前容易多了,除了天气,还可以聊聊星座。星座是个好东西,只要一说起这个,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滔滔不绝,什么惹谁都不能惹处女座、找老板可不能找金牛座、对于失恋十二星座分别有什么反应……总之一谈起星座,局面立刻破冰,不必担心尴尬冷场。

  黄道十二星座不是中国原产,而是舶来品,它在中国的人气比老祖宗传下来的二十八星宿要高得多。不过很多人只知道它和希腊神话的关系,却不知道其实它的原产地是古代巴比伦。

  巴比伦人的天文学知识特别发达,为什么呢?不是因为他们特别聪明,而是因为巴比伦就是现在的伊拉克,地势开阔,一马平川,非常适宜观测星空。他们把整条黄道从春分点开始分割,分为十二等分,每一份叫作“宫”。

  巴比伦人的黄道十二宫后来传入了希腊,和希腊神话结合在一起,初步形成了我们现在熟知的星座序列。后来这套东西又从希腊传入印度,吸收进了梵文佛典里。再后来,佛教传入中国,十二星座也跟着进来了。

  咱们总觉得十二星座是个新鲜事物,在中国流行没多久,其实不然。目前,中国看到的最早的十二星座记录是在隋朝开皇初年。当时天竺来了一位高僧,叫那连提耶舍,他翻译了一部《大方等日藏经》,里面第一次提到十二星座。不过隋代的译名跟现在不太一样,白羊叫作特羊,金牛叫作特牛——这个“特”字,是公种雄性的意思——双子也很好玩,给译成了双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摩羯座,它在隋代的汉译名字叫作磨竭,是梵文makara的音译。makara是印度神话里的一条大鱼,长鼻利齿,是恒河女神的坐骑。估计是印度人觉得makara和摩羯座的羊身鱼尾有相似之处,所以就用这个名字来指代。

  不过磨竭这个名字实在拗口,不好记忆。有一位唐代高僧,就用“羯”字替换掉了“竭”字,因为“羯”是阉羊,与半羊半鱼的形象正好吻合,发音也对得上。

  以《大方等日藏经》为发端,越来越多的汉地典籍都提到十二星座,而且译名都有微妙不同。比如双子座,希腊神话里指的是斯巴达王妃勒达的两个双胞胎儿子,传到汉地以后,不知是不是印度高僧理解错了,居然变成了一男一女。

  还有处女座。有译成“天女”的,有译成“双女”的,还有更奇葩的,译成“妇人有两翅”,看着实在有点混乱。

  那么到底“双子座”“处女座”这些现代流行的翻译是谁确定的呢?这个人大家也听过,姓康,名有为,大名鼎鼎的康圣人。

  康有为写过一本书,叫作《诸天讲》,大谈天文,旁征博引古代历书、佛经、明清时代译的西方天文书乃至西方近代经典。他在书里,第一次把佛经里的十二星座,和西方的十二星座做了对接,并纠正了译名,明确提出双子座的正确翻译。从此以后,终于拨乱反正,双子座回归了两个男孩的形象。康有为之后,所有介绍西方天文学的书,都以其十二星座译名为框架,进行小幅调整。慢慢地这些译名趋于统一,才有了现在的黄道十二宫。

  现在所见到的一些星座异称:牡羊之于白羊、牡牛之于金牛、人马之于射手、宝瓶之于水瓶、山羊之于摩羯,其实都是黄道十二宫在中国长期演化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痕迹。

上一篇: 踢完球特臭?你穿错衣服了     下一篇: 真的是门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