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珞丹:我的青春我做主

作者:韩磊 来源:读者校园版

  王珞丹这两年可谓风生水起,好剧接连不断,迅速占领了一线红星的位置,片酬更是连连上涨。我诚心替她感谢命运的眷顾,让这样一个相貌平平、满嘴京腔的丫头取得如此佳绩。

  娱乐圈不相信奇迹,3岁的娃娃都会高唱“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其实比成功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这个浮躁的时代里,保有一份淡定与执著。

  不得不谈的米莱

  谈王珞丹,我们不能回避一个对她的演艺生涯至关重要的角色——米莱。不淡定地讲,王珞丹塑造的米莱是许多男人心中的完美女神:为爱奋不顾身;良好的家庭成长环境;尽管被现实无情地嘲弄,却能欣然接受;甘心默默付出、等待,哪怕结局是一无所有。

  能经历一场这样的爱情,着实让人羡慕嫉妒恨。

  只怪王珞丹的演技太出色,让米莱离我们的生活那么近,于是智商降低般憧憬、遐想。

  其实米莱的角色并不是为王珞丹量身定制的,能够得到这个角色,有一点是因为王珞丹的孩子脾气“得罪”了金牌导演赵宝刚。

  王珞丹在上学时,赵宝刚去她们班讲过一次课,王珞丹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赵宝刚想请她出演《给你一支烟》中的女主角。后来主角阴差阳错换了人,结果招致了比“咆哮体”还雷人的抱怨——王珞丹在电话中把大导演赵宝刚从睡梦中吼醒:“大人为什么要骗小孩?你说话不算数!”更鬼使神差的是,以脾气大著称的赵宝刚被顶撞后反倒承诺,一定跟她合作一部戏。

  之后,赵宝刚邀请王珞丹在《奋斗》中出演角色。他为王珞丹准备了两个人物:一个是吃穿不愁的富家女米莱,另一个是在北京打拼的外来妹露露。按当初的设想,米莱应该是白白胖胖的富态女孩,这样才更加符合角色殷实的家境。王珞丹这么精瘦,完全不符合这样的要求。所以,赵宝刚更倾向于请她演露露。没想到,王珞丹看了剧本之后,却认准了要演“富二代”米莱,并再次让赵宝刚感受到了这个女孩的执著与率真。

  回忆这段经历,王珞丹说:“我当时没想那么多,但现在想起来会后怕。当时和赵宝刚导演就说了3句话,他问:‘是不是我不让你演米莱,你也不演露露?’我说:‘是。’他说:‘那好,下次再合作。’就挂电话了。紧接着我的经纪人的电话打进来,然后是文章的电话打进来,他们都劝我。文章说:‘你脑袋有包啊?能跟赵导合作,他让你演哪个你就演哪个呗。’我说:‘可是我不喜欢呀。’他说:‘你怎么那么傻呢?’撂下电话,我睡了一觉。醒了之后,我在想这事儿是不是做错了的时候,副导演打电话进来,说定下让我演米莱了。”

  可以肯定的是,王珞丹对饰演米莱的执著起了作用,而且事实证明,赵宝刚也的的确确选对了人。

  接下来王珞丹与赵宝刚合作的戏一部接一部,从《奋斗》到《我的青春谁做主》,再到《男人帮》,并且渐入佳境。

  自信中学会等待

  比起同班同学黄圣依、贾乃亮等人,王珞丹算是个“底子”不占优势的学生。考入电影学院之后,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这只“丑小鸭”都陷在自卑的情绪中,她说:“班上的美女太多了,班主任直接就说我长得不好看。”

  直到现在,她对自己的长相也不太注重。每次出门前,妈妈都会提醒她化个妆再出去。王珞丹回嘴:“为什么?”拖了半天仍然是素面朝天、大大方方地出去。“一部分演员是不把长相当回事的。我觉得大家喜欢我,不是因为我长得多好看,而是性格上、个性上的魅力。一直以来,我说自己要做‘精神偶像’,什么叫‘精神偶像’?是精神上有指引!长相不能指引,只能照着整。我介意今天传递出的精神上的东西是什么,就像我每天起床就对自己说要微笑,告诉自己,也告诉别人。”

  外表不出众的她深知笨鸟先飞的道理,拼命用自己的勤奋去弥补不足。读书时,她就是一个特别用功的学生,会把其他同学接戏的时间都花在交排练作业上,老师要求一个学期交3个大作业,她交了11个,甚至还送给有需要的同学。

  王珞丹的成长有目共睹,但是她在背后付出的努力只有她自己记得。

  在人们期盼王珞丹达到更高程度的时候,她选择享受现状。或许不喜欢急功近利,她认为人生中的很多事情、很多东西需要耐心等待,她在等待的过程中默默地努力。

  宋丹丹在自己的微博中说:“特想告诉那些急着成名的年轻演员,急没用,都是命。我31岁演完《我爱我家》,除了《家有儿女》几乎没演过啥(除了小品),就没有导演找我演戏,10多年一天到晚玩儿。现在50岁演30多岁的大龄剩女,近期同时接到近10个剧本……从容,从容过属于你的一生就挺好,别光奔目标却忘了看眼前的风景。该啥样就啥样,高高兴兴。”

  为了能饰演心仪的角色,王珞丹错失了许多电影和电视剧,可她并不后悔。这个女孩安静地等待着属于自己的角色,于是有了《我的青春谁做主》,同样因为坚持和坚韧,她获得了《杜拉拉升职记》全体主创人员的认可。

  “其实无所谓偶像派、实力派,观众喜爱才是王道。”王珞丹率真的性格使她在充满浮云的演艺圈中,与众不同、卓尔不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