抹月批风
马庆民
生活中,我们难免会在家里招待来客,是不是饭菜丰盛、酒水高档、礼节周到,就一定会让客人满意呢?
事实上,还真不一定。
《世说新语·雅量第六》中记载了一则“二羊”待客的故事:一个叫羊曼的官员在出任丹阳尹时,在家里设宴款待宾朋,先来道贺的客人都能吃到很精美丰盛的宴席,而来得晚的,就没这么幸运了,无论身份高低贵贱,只能有啥吃啥。另一个叫羊固的官员出任临海太守时,也在家里宴请宾客,相比羊曼,羊固就显得比较慷慨,事先准备了足量的精美菜肴,来得早,自然可以大饱口福,但来得再晚,也能吃到同样上好的佳肴。
按理说,羊固比羊曼舍得花钱,考虑也更细心周到,但当时的舆论却是“时论以固之丰华,不如曼之真率”。就是说羊固的宴请虽然丰盛华美,可给人的感觉有些“作”,远不如羊曼真诚率直。
说白了,就是羊固太刻意了,为了待客而“存心”待客,并没有把客人当作“自家人”。羊曼就恰好相反,他本着够吃不浪费、有啥就吃啥的原则,对待客人自然、真诚、直率,无形中让客人有一种宾至如归的亲切感。
家里有什么就吃什么,大家想什么就说什么,唯如此,主客方能真的尽兴。可见待客之道,最重要的不是食物的好坏和丰盛,而是主人招待客人的态度。
据说有一次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岑参途经成都,特地去草堂拜访杜甫。故友相见,自然欢喜,杜甫当下就取出酒来,吩咐妻子设宴招待。
可杜甫的妻子心里清楚——家里能做菜的,仅仅只有两个鸡蛋、一棵葱而已……妻子面露难色,看着杜甫欲言又止。
杜甫会意后,不以为然,对着妻子微微笑道:“岑参是我挚友,不是外人,家里有啥吃啥,以诚相待就行。”
妻子点头,转身忙去张罗。不一会儿,妻子端上了第一道菜:两个蛋黄,一根葱叶。
杜甫十分热情地举起酒杯,轻声吟道:“两个黄鹂鸣翠柳。”
这时,妻子端上了用蛋清做成的第二道菜。虽看相不怎么样,但隨着杜甫“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诗句吟出,岑参立马觉得别有一番情趣,倍感亲切。
第三道菜是用一大截葱白做的,看起来也不怎么样,甚至有点寒酸,可它在大诗人眼里却变成了“窗含西岭千秋雪”。
“有意思,有意思!”岑参举起酒杯,连口称赞。
这时候,杜甫妻子端上了最后一道菜:一大碗冒着热气的清水汤,而汤水上面居然飘荡着像船儿一样的两个鸡蛋壳。
两人相视一笑,同时吟出第四句诗:“门泊东吴万里船。”
吟完,两人开怀大笑,举杯畅饮。
虽然只是两个鸡蛋、一棵葱、一首诗,但岑参却明白杜甫把自己当成最好的朋友,一点也不见外。于是,两人的友谊更加深厚。
所以,把客气收起来,真诚相待,彼此就能自在,也就能体验到友情的珍贵。
如果说杜甫待客已经够“寒酸”的了,那你一定想不到还有比杜甫待客更“寒酸”的人——大文豪苏轼。
有一年,苏轼被贬谪,刚到任尚未安顿下来,就有好友前来拜访。眼看到了饭点,客人没有要走的意思。
虽然家里确实没东西招待客人,但苏轼毕竟不是一般人,只见他笑吟道:“贫家何以娱客?但知抹月批风。”既然没有好东西招待客人,那只有拿风月当菜肴喽!
真正的挚友当然不会看重吃什么喝什么,看重的是交心。
好友哈哈大笑:“抹月批风,何其快哉!”随即两人推心置腹,促膝长谈。
这种招待方式,对苏轼来说或许是一种“无奈”,但却被后来人读出了清高自赏中的款款真诚。杨万里就曾效仿:“客来莫道无供给,抹月批风当八珍。”
所以说,待客之道,并不在菜肴酒,而在真性情。只要够真诚,抹月批风,胜过山珍海味!
(作者系本刊特约撰稿人)
责编:马京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