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在桃花里的唐诗宋词

张国中

自第一枝桃花被春风吹醒,那住在唐诗宋词里的雅韵,便纷纷涌上心头。苏轼有诗云:“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我仿佛看到了桃花初绽处,萦绕起一片粉红,犹如轻霞,漫上枝丫。想必,这浓浓的春意,桃花更应该早些知道吧。

唐代吴融有诗“满树和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恰似高明的画家,泼彩一般画出春天桃花的无敌之美。据说宋代诗人向敏中也曾赋诗,以抒发对桃花的依依深情:“千朵秾芳倚树斜,一枝枝缀乱云霞。凭君莫厌临风看,占断春光是此花。”纵览唐诗宋词,作品中只要出现“桃花”字样,就会让人无不感到春意融融。

艳丽的桃花仿佛就是春天的象征,人们把农历三月叫“桃月”,这个季节淅淅沥沥飘洒着的春雨叫“桃花雨”。唐朝诗人戴叔伦在一次早春出游中,不巧路上遇雨,虽被淋为“落汤鸡”,但诗兴大发:“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兰溪棹歌》)诗人耽情于美丽的桃花雨的乐观精神,还是很使人敬佩的。至于白居易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大家更是耳熟能详了。他让我们感觉到,见到了桃花,就仿佛追到了春天。

桃花,一直都是美丽爱情的代名词。而一个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也多与桃花有关。“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唐代诗人崔护和桃花树下美丽少女的爱情故事,早已家喻户晓,这里就不再赘述。偶看电视剧《桃花依旧笑春风》,尽管剧情与现实中的春天和桃花无关,但脑海中闪现的总是崔护的这首诗,以及他凄美无果的爱情。

又是一年桃花开。为赏桃花和感受灼灼桃花的深情厚谊,星期天我与几位友人漫步于一片桃林中,感受着春天里的气息。桃林里,浪漫的粉色爬满梢头,一朵朵典雅的娇姿挤着几点嫩绿,在清浅岁月里,演绎着一份尘世中的唯美。

一阵风吹过,如蝉翼般粉色的花雨纷飞,落在额头,落在怀里,无法形容那是怎样的一种唯美。早春的二月,风还有些料峭,被无情的春风吹落的片片桃花,撒落于桃林边上的池塘,“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沉重,在现实中竟然被演绎得这么轻巧。不由想起唐代刘禹锡的诗句:“桃花满溪水似镜,尘心如垢洗不去。”池塘虽不大,但碧水清流,有了桃花的润色,似乎多了几分妩媚和风流。

此情此景,脑海里又涌现出张旭的“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李白的“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以及不求功名、乐意隐迹烟波之上的隐士张志和《渔歌子》中的“桃花流水鳜鱼肥”。我沉浸在“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的意境中,心中却多想打开自己世俗的胸膛,多灌进一些大自然的美丽,让自己变得逍遥和超脱。我真想就着桃花雨翩翩起舞,求得一舞倾情,不惹尘烟。就如此这般天荒地老,缱绻痴恋。

漫步轻盈,抬手拂一把桃枝,染一指桃花的嫣红。一份诗意,暗洒幽香。春风偷偷吻上我的脸,我默诵着曹唐的《小游仙诗九十八首》:“海上桃花千树开,麻姑一去不知来。辽东老鹤应慵惰,教探桑田便不回。”心中已是盛开一季桃花,瓣瓣芳馨,浓郁了唐诗宋韵,词文诗香。此处的桃花,仿佛穿越了千年的沧桑,令人神往。悠然中,一种思绪渐渐萌动。此刻,忆起宋代秦观《点绛唇·桃源》中的“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这首诗给人一种视野开阔的画面感;而陆游在《钗头凤·红酥手》中感叹“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面对纷落的桃花雨,因了心境的不同,再美丽的景致也會染上一丝丝伤感。不禁感叹,作为一代词宗,陆游是一位很难脱尘的人。

在桃花芬芳里,我在思忖:人们口口相传的那种脱尘的意境是否真的存在?在世事纷扰的社会里,是否真的能寻找到一块五柳先生的“桃花源”?幻想一个人,一颗心,一杯茶,一本书,沉淀一种心情,沉浸一种韵味。一花一世界,一念一天堂。每每想到这些,心底深处,好似绽放一朵花开的声音。

桃林深深,桃花馨香。无论怎样,还是沐浴着纷纷扬扬的桃花雨,抿一口桃红,将尘俗情思暂时泯于无痕吧。佛说:五百年的回眸,才换来今世的擦肩而过。倘若修行千年,是否就会如这一季花开烂漫,不必化泥碾作尘?在这清浅的时光里,我携带满身桃花的芬芳,任其默默地在心中流淌……

(作者系本刊特约撰稿人)

责编:马京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