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觉打鼾、张口呼吸,警惕腺样体肥大

病理性的腺样体肥大会引发精神萎靡、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等现象,也影响孩子的容貌和面部器官的正常功能,对身体、智力产生不利影响。

【诊室镜头回放】

家长带5岁的孩子到诊所体检,检查过程中,家长无意间说到孩子平时睡觉爱打鼾,医生追问后发现,孩子睡觉时不仅打鼾,还会张口呼吸,于是建议家长带孩子去耳鼻喉科做进一步的检查。耳鼻喉科医生详细问诊后发现,孩子呼吸道感染较为频繁,加上日常睡眠特征并有过敏性鼻炎病史,考虑孩子存在腺样体肥大。在给孩子做了鼻咽侧位X光片后,医生最终确诊孩子为腺样体肥大导致气道狭窄引起打鼾。

腺样体是干什么的?

是一道免疫防线

腺样体也叫咽扁桃体,位于鼻咽部的顶端,属于淋巴系统的一部分,主要发挥免疫功能,它和咽腔里的腭扁桃体一起构成孩子抵御外界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当遇到病毒细菌感染、过敏等情况时,在分泌物的刺激下就会出现肿胀、增生,而当感染结束、炎症消退,腺样体又会恢复到正常状态。

通常会自动退化

腺样体通常在孩子2岁左右开始发育、增生,称为生理性肥大期,孩子六七岁时开始萎缩,10岁前后萎缩退化完成。如果孩子在腺样体退化前,频繁出现上呼吸道感染,或存在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等情况,会导致鼻腔分泌物反复刺激腺样体,使得腺样体持续性异常肥大,甚至影响气道通畅,这就属于病理状态了。

腺样体肥大对孩子有哪些不良影响?

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

病理性的腺样体肥大会影响鼻腔通气和分泌物引流,使孩子出现鼻塞、流涕甚至打鼾的情况。长期鼻塞会导致脑部供氧不足,进而引发精神萎靡、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等现象。

影响容貌和面部器官功能

孩子鼻塞时,会不自觉地张口呼吸,尤其是夜间睡眠时。长期张口呼吸可能会影响孩子面部骨骼的发育,出现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齿排列不齐、唇厚、缺乏表情等情况,被称为“腺样体面容”,不仅影响孩子将来的容貌,也影响面部器官的正常功能。

对孩子身体、智力有负面影响

腺样体肥大引起的打鼾很容易被家长忽视,其实它往往和扁桃体肿大一起,构成孩子打鼾的主要病因。打鼾会严重干扰孩子的睡眠质量,导致孩子白天困乏、烦躁、易激惹,对身体、智力等各方面生长发育都有负面影响。因此夜间睡眠时,家长应留意孩子是否有长期打鼾的情况,如果打鼾出现在非呼吸道疾病急性发作期,且通过姿势调整不能缓解,建议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排查腺样体病理性肥大的可能。

腺样体肥大的预防和干预

腺样体肥大如何预防?

● 尽量避免孩子反复出现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是刺激腺样体增大的首要因素,特别是3~7岁的孩子,这个阶段正是腺样体肥大发作的高峰期。

● 当孩子出现感冒、鼻炎、过敏等问题时,要积极治疗,可以使用雾化、鼻喷用药、尽可能回避过敏原等方法,以减少分泌物对腺样体的刺激。

● 平时鼓励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少吃辛辣刺激食物,多运动,有助于减少腺样体肥大的概率。

腺样体肥大是否需要干预?

孩子处于腺样体生理性肥大期(2~7岁)时,如果没有异常反应,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的,因为腺样体会随着孩子生长发育逐渐萎缩。

但如果腺样体肥大达到了病理状态,出现了明显的异常症状,比如睡觉时长期张口呼吸、爱打鼾甚至出现面容上的改变等,则需要及时就医,由医生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进行一定的干预。对于腺样体肥大严重、确实具有手术指征的孩子,建议家长积极配合,遵医嘱进行治疗。

本期诊室小结

● 腺样体主要发挥免疫功能。遇到细菌感染、过敏等情况时,在分泌物的刺激下会出现肿胀、增生,感染结束后会恢复正常状态。

● 腺样体通常在孩子2岁左右开始发育、增生, 10岁前后萎缩退化完成。如果孩子在腺样体退化前,腺样体持续性异常肥大,影响气道通畅,则属于病理状态。

● 病理性的腺样体肥大会引发精神萎靡、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等现象,会影响孩子的容貌和面部器官的正常功能,对身体、智力产生不利影响。

● 预防腺样体肥大要注意减少呼吸道感染,并积极使用雾化、鼻喷用药等方法,减少对腺样体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