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念经不拜佛的“画和尚”

作者:宋梦寒 来源:《读者校园版》

  从古至今,凡是经济发达的时期,必定也是艺术繁荣的时期。清末民初的上海,港口开放带来了充满活力的商业贸易,也催生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海上画派。海上画派有个代表人物,名叫虚谷,是个和尚。

  中国古代画家按人群划分的话大致可以分为3种:院体画家、民间画家、文人画家。院体画家为帝王服务,民间画家以卖画为生,以王维、苏轼为代表的文人士大夫则只画曲高和寡的“文人画”。文人画,是高级趣味的体现,也是阶级身份的象征。因此,当文人出身的海上画派的画家走向书画市场时,连洋务派先锋左宗棠都鄙夷地称之为“江浙无赖文人之末路”。然而,这位被林则徐赞为“绝世奇才”的左大人怎么也不会想到,这群背离了正统画派的文人画家所倡导的审美理念,直到今天对中国美术仍然有着启迪作用。

  海上画派之所以能够引领一时风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画家们在维新思想的影响下开阔了眼界,借鉴融合了西洋绘画和中国民间艺术的技法,开创了富于时代生活气息的艺术风格。在彼时的世界艺术中心法国,后印象派正旗帜鲜明地踏上历史舞台。虚谷和尚,在今天被认为是可以与后印象派领军人物保罗·塞尚相提并论的中国画家。《菊花圖》《三友图》

  虚谷本名朱怀仁,字虚谷,安徽歙县人。他曾做过清军参将,后来因为不愿与太平军作战,决定脱下战袍出家。虽然是出家人,但他“不茹素,不礼佛”,往来于上海、扬州、苏州,以卖画为生,过着“闲来写出三千幅,行乞人间作饭钱”的散淡生活,是个自由洒脱的和尚。

  虚谷画的人物、花鸟、走兽都很独特,在技法和构图上与传统绘画有很大的不同。即使在今天看来,虚谷的艺术风格依然极具现代感,这是因为他没有刻意追求文人画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高冷,他的画虽然空灵,但温暖且富有生机。他画的枇杷,构图明显受到西洋绘画的影响,枝叶果实蓬勃向上,饱满而有力量。他画的菊花,硕大的花朵占据了画面中央的位置,花瓣紧实、枝干劲挺,用笔恣肆放纵又不失朴拙。

  虚谷的独创性还在于他造型时出人意料地大胆取舍,不拘一格地夸张变形。像他笔下的金鱼,大头小尾,方中见圆,大大的眼睛用焦墨一点,显得娇憨可爱、极富童趣。与他同为“海派四杰”的任伯年喜欢画翘尾巴露屁股、向画里飞的小鸟,他则喜欢画正面向人的金鱼,仿佛自水中迎面而来。要么就是金鱼垂直向下的游姿,似乎游着游着突然有所思量,再配上他的题诗“水面风波鱼不知”,更显得活泼有生趣。他画的松鼠、猫、雀既有毛茸茸的质感,又有拟人的神态刻画,既得神韵又别有一番情趣。《梅鹤图》《春波鱼戏图》

  《梅鹤图》是虚谷的代表作,与小画的雅趣不同,虚谷的大画在古淡天真中透着苍秀。画中两只白鹤在梅枝间嬉戏,交错穿插的细枝尖利如剑,与白鹤蓬松的羽毛形成鲜明的对比;圆润清秀的梅花点缀其间,与湿淡墨扫出的老干一道,中和了枝条的冷毅与白鹤的柔和。用“断笔”勾勒是虚谷最独特的手法。中国画非常重视线的用法,讲究通过起笔收笔之间的抑扬顿挫来体现物象结构的转折,以传达作者的思绪。像虚谷这样完全用断续的短线来勾勒形象,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把中国传统绘画中强调的“笔断意连”发挥到了极致。整幅画设色清淡,只用墨色深浅分出黑白灰的层次,但鹤顶的一点红为整个画面悠闲典雅的气象中平添了几分生趣。

  虚谷是一位全能型画家,总能将奇思妙想融入笔端,即使是写生,也能于平淡中出奇制胜。他又是一位颇有才华的诗人,“生平诗不多,作辄有奇句”,深厚的学养使他的画风保留了文人的高古疏淡,对生活的热爱又使他的画始终有种无拘无束的天真烂漫。日本美术评论家河北伦明评价他的作品时说:“叛逆的性情闪耀在他那生色的画风之中。”

  虚谷在上海非常有名气,常常是“求画者云集”,但他性格孤傲,除非是交往很深的知己,否则“不能得其片纸”。这位不念经也不拜佛的“画和尚”对生活没有太高的要求,每天只在庙里画画,有口饭吃足矣。1896年,在挚友任伯年去世后的第二年,74岁的虚谷在上海城西的关帝庙中驾鹤西去。

上一篇:创意     下一篇: 脑洞大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