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性别
作者:未知
来源:《读者校园版》
据美国一家姓名网站统计,美国目前拥有中性名字的新生儿在过去10年间增加了60%,而在过去30年中的增加比例则是88%,这种给新生婴儿选择男女通用姓名的行为叫作“后性别式取名法”。其实这种现象不仅仅出现在美国,也开始流行于中国,具体表现为:过去女孩的名字总会带有“花”“翠”“梅”等,后来又开始流行起“萱”“梓”,但不知道從什么时候起,中性风的名字越来越受到年轻父母的青睐。
其实,这种起名方式受到了平权思潮的影响。许多人在接受调查时表示,给孩子取一个中性名字是为了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可能性和一个无性别偏见的生长环境。
“后性别式取名法”与“后性别主义”相关。“后性别主义”与“性别主义”相反,它不会根据性别差异认为不同性别的个体有优劣之分,不会固执地认为女孩都不喜欢看武侠剧,男孩都不会化妆。从“后性别式取名法”的流行可以看出,这种思想已得到很多人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