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主要教育女儿心安理得地混日子

作者:高晓松 来源:《读者校园版》

  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

  我算不上中产阶级,如果我的钱只够旅行或是买房子,那我就去旅行。

  平时除了听听歌、看看电影,我最大的爱好就是满世界跑着玩。我去过30多个国家,每到一个地方就买一辆车,然后玩一段时间就把车卖掉,再去下一个地方。我经常在旅途中碰到一些人,和他们很快成为朋友,一起喝酒,然后下了火车各自离去。

  之前我在欧洲碰见一个东欧乐队,我帮他们弹琴,后来还跟着他们卖艺去了,到处跑、到处弹唱,到荷兰、西班牙、丹麦……

  我妈妈到现在还在流浪,一个人背着包走遍世界。

  我妹妹也是,没有买房,她挣的钱比我多得多。之前她骑摩托横穿非洲,摩托车在沙漠的一个小村里坏了,她索性就在那里生活了两个月,等着零件寄到。她在撒哈拉沙漠的一个小村子里给我写一张明信片,叫作《彩虹之上》,她在明信片里告诉我:“哥,我骑了一辆宝马摩托,好开心。我看到沙漠深处的血色残阳,与酋长、族人喝酒,他们的笑容晃眼睛……”

  然后她说她的宝马摩托坏了,整个非洲都没有所需要的零件。她说:“你知道我现在在做什么吗?我在撒哈拉的一个小村子里给人当导游。”

  因为我妈妈从小就教育我们,不要被一些所谓的财产困住。所以我跟我妹妹走遍世界,觉得很幸福。

  我妈说:“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我和我妹妹深受这种教育的影响。你要是觉得你眼前的这点儿苟且就是你的人生,那你这一生就完了。

  生活就是诗和远方,能走多远就走多远;如果走不远,一分钱也没有,那就读诗,诗就是远方。越是年长,我越能体会我妈说的这句话。给予孩子应有的民主

  我们总是说怎么教育孩子,其实用一份普通的心、一份无私的爱、一份再忙也要陪陪他(她)的努力,就是最好的教育。同时,经常给孩子鼓励,教育孩子懂得珍惜,身体力行地做孩子的表率,才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我曾在微博上传了一张女儿的照片,她笑盈盈地拿着一张写着自己名字的卡片,很高兴,这是因为她获得了家庭事务的投票权。

  鉴于女儿在诸如劝阻姥姥姥爷吵架、安慰失恋的小姨、给妈妈做摄影师、协助妈妈打爸爸等问题上有重大立功表现,并坚持一年自己坐校车往返十里之外的幼儿园,她获得了经过长期抗争才取得的民主权利:家庭事务投票权。

  她处理起家庭事务来老练成熟,一点也不逊色于成年人,获得投票权也是应该的。孩子要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让孩子懂得如何在不成功的人生随遇而安

  有人问我:“让孩子学琴吗?”我觉得不一定学琴,但一定要多学、多干一些“没用”的事。

  人和动物最重要的区别,就是动物做的每件事都有用,那是为了生存和繁殖;人要做许多没用的事,比如琴棋书画,比如爱与等待。

  如果一个孩子被教育只能学对升学有用的知识,上了大学后只能干对就业有用的事,工作后一切都是为了买车、买房,那生而为人岂不浪费?

  最实用的教育是:让孩子懂得如何在不成功的人生中随遇而安,无论遭遇怎样的挫折,都能平静淡然,心安理得地混过漫长的岁月而不怨天尤人。

  这时候,那些“没用”的东西就变得弥足珍贵。孩子长大后不会痛苦失落,做父母的就成功了!

  消极的父母,順其自然;积极的父母,创造“自然”。

  根据孩子的性格,为他们设计、创造不同的环境和成长境遇,让他们多学些“没用”的事;长大后懂得平衡生活、调整心态,有能力面对有挫折、有挑战、不美满的生活。

  这种负责任的态度是什么?就是你要为孩子的成长“帮忙”:

  孩子性格内向,甚至有些自卑,那就带孩子多去交际,鼓励孩子,赞美孩子,赋予孩子自信;

  孩子爱好很少,没什么特长,那就带孩子去逛逛乐器行和舞蹈学校,引导并培养孩子的爱好;

  孩子遇到重大的抉择,左右为难,那就把利与弊分析给孩子听,旁敲侧击、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孩子。

  女儿4岁生日时,特意穿上了熊猫衣服和熊猫鞋。我发了一条微博:

  亲爱的女儿,生日快乐!感谢你看得起咱家,4年前赶来投胎,听说投胎的决定时间只有5秒钟,看来你心明眼亮、有办法。

  我猜你一定是带着剧本来的,所以我们不会多打扰你,让你学这学那,或者不让你干这干那,你就自由且自然地长大吧。

  我们唯一的愿望是,你长大后的剧本里还有我们的角色,哪怕是路人甲乙,也好。

  我觉得,孩子要充分争取自己的自由权。

  想必有此心态的人生一定是快乐的人生。

  见多识广、独立、有主见,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长大后不易被各种浮世的繁华和虚荣所诱惑。让孩子“自由探索”,见识到丰富的大千世界,才能建构安全感。

  这不是比“把孩子培养成各个领域对口有用的机器”更加重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