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校长

作者:杨洁 来源:《读者校园版》

  黄裴莉,江苏省苏州市田家炳实验初级中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政协委员、苏州市青联委员、苏州市侨联委员,江苏省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曾获苏州市名教师、苏州市大市政治学科带头人、2008年度江苏省教育学会系统初中教学研究先进个人、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苏州市优秀德育工作者、苏州市新长征突击手等荣誉称号。

  《读者·校园版》:您在学校中推行“用生命影响生命,为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服务”的教育理念,这个理念也阐释了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您觉得一名优秀教师的标准应该如何界定?

  黄裴莉校长:我觉得优秀教师最重要的标准有两条:对教育的热爱和做教育的专业性。一名优秀教师必然是热爱教育事业的,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其次,优秀教师必然是有着良好的专业性,教师这个岗位有其特殊性,在经历了专业的培训之后,优秀的教师肯定还能够不断地学习和自我反思,对教育的目的和实现的途径不断地探索,在这个过程中享受自己的职业幸福。

  《读者·校园版》:如果能重返学生时代,您希望自己能接受到什么样的教育?

  黄裴莉校长:重返学生时代,我希望我就读的学校能够有全球视野下的国际课程的引入,能够更多地开展可以让学生深度交往的活动,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学习体育和艺术,能够经常性地在学校听到有质量的学术报告,等等。

  《读者·校园版》:校长对于一所学校来说非常重要,往往是学校的掌舵者、领头人物,您怎样看待校长这个角色?您认为目前您在工作中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黄裴莉校长:办好一所学校,校长的视野、胸怀、见识、课程领导力、文化建构力对学校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教育又是一项系统工程,好学校、好教师、好学生的产生还需要社会、政府、社区、家长等各个方面的良好条件的具备。

  目前工作上最大的挑战是教师的发展,以及教师的课程领导力的培养。

  《读者·校园版》:作为一名校长,同时又是一位母亲,您觉得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哪些不同?您觉得家庭应该给孩子营造一个什么样的成长氛围?您对自己的孩子有什么样的期望?

  黄裴莉校长: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必然是也必须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共同努力的成果,而我认为理想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必须坚持“全人发展”的理念。家庭给孩子营造的成长氛围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安全与和谐。

  对自己的孩子我的期望首先是身心健康,其次希望她有一项她喜爱的技能,能够让她立足社会并享受这个职业的幸福,还有就是能够找到一个与她相爱的伴侣,和她一起享受生命并造福他人。

  《读者·校园版》:北京市近期出台了新的中考改革方案,方案中规定物理、生物等科目的满分100分中,含有10分的开放性社会实践活动分数,这意味着中学生的学习必须要走出课堂,走入社会。您如何看待这一举措?

  黄裴莉校长:这是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学以致用,如何让我们学生所学、教师所教与生活衔接与活动衔接,这是摆在每所学校、每位教师和每个学生面前的课题。未来学家已经告诉我们,到2030年目前一半的职业会消失,有没有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把学到的知识转变为技能、转变为能力,这是学校教育的本有之意。

  《读者·校园版》:我们知道您重建了学校的课程体系,将原本单一的国家课程转变为“国家课程+姑苏文化课程+共创成长课程+规划与成长课程”。课程体系重建后,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影响吗?您认为学校教育应该怎样兼顾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多元化发展?

  黄裴莉校长:学校培养学生本来就是一项综合的系统的工作,需要多元和丰富的课程来实现。我们在重视对学生基本能力、综合素质提高的过程中,更强调全人的培养。艺术、人文、体育等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共创课程在我们学校已经开设五年,在专业团队和面对家长、学生的问卷、座谈上我们得到的反馈是非常有效的。孩子学业水平的持续提高更需要一些关键能力的培养,如意志力、责任心、注意力,等等,这些在我们学校都有专门的课程给予有效的支持。

  《读者·校园版》:您在学校里开设的“姑苏文化课程”,包括昆曲、苏扇、陶艺、古筝、木刻年画、姑苏园艺、围棋、苏州话、博物馆等十几门子课程。您开发这一校本课程的初衷是什么?

  黄裴莉校长:为什么将姑苏传统文化引入学校教育,把姑苏文化的浸润和传承作为学生学习的内容,实际上是我们开展学情分析、实证研究的结果运用。近几年苏州城市发展、教育发展迅速,外来随迁子女增多,地域文化沟壑、多元文化冲击,让孩子们的归属感、自我效能感不强,文化流失也很快。同时由于部分家庭社会经济资本的匮乏,这些家庭孩子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也得不到满足。学校期望可以通过文化课程的开设满足孩子们的需求、培养人文情怀、提升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这也是教育公平的体现和文化立校的追求。

  《读者·校园版》:据2015年的《中国留学生发展报告》显示,初中毕业后就出国读高中的中国学生在3年内增加了10%,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让孩子在高中阶段就出国留学。您认为国外的基础教育有哪些是值得借鉴的?

  黄裴莉校长:国外的基础教育我最欣赏的是评价系统,国外对教师的学历要求和专业性要求普遍比国内高,历史积淀下来的对教师教学评估的系统比较健全和客观,对学生的学业评价更细,并用于指导孩子的学和老师的教的改进。这点我觉得最值得我们借鉴。

  《读者·校园版》:很多中学禁止学生在校园里使用手机,您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黄裴莉校长:“互联网+教育”这是不可阻挡的趋势。网络、手机就像一把双刃剑,不恰当的使用确实会对学生的学习有一些负面的影响,但它们的很多教育功能也是很快捷、积极的,这一点我们同样不能忽视。教育应该是社会发展的推动者,而不是阻碍者,不能因为一些负面影响就因噎废食,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和管理。我认为管理学生在校园里使用智能手机就像大禹治水一样,防是防不住的,宜疏不宜堵。在这个问题上,规则的制定和遵守很重要,同时这考验了我们老师的智慧。据我所知,我们的老师有很多运用手机辅助班级管理、家校沟通、有效教学甚至课堂改革的成功案例。

上一篇:降了多少钱     下一篇: 敬谢完美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