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絮语

作者:赵静 来源:读者校园版

  周末的下午,准备买点面条,浇上中午的牛肉汤,简单做点晚饭。于是去小区旁边的一个市场买面条。这个每天早上都吵吵闹闹、拥挤不堪的市场,在这个周六的下午安静得令人有些诧异。除了早上,我还没有在别的时间来过这里。整个小巷子只有路边坐着几个老人,老旧的平房,门敞开着,可以看到里面:17英寸的电视机正播放着表演和化妆都极其夸张的很老的电视剧;一个很小的女孩在房外的水龙头前用凉水冲脚;裁缝店里传出缝纫机时断时续的“嗒嗒”声……

  我一瞬间恍惚了,好像到了另外一个世界——我童年的世界。童年的我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小巷里,就是那样,在小巷里的水站把水龙头拧开,用凉水冲脚。《追忆逝水年华》中,“我”把一块玛德莱娜饼干浸泡在茶里时,想起了孩提时在乡间度过的一段时光。而我在进入这个下午的小巷时,也想起了孩提时在大杂院度过的一段时光。“再好的过去,回忆的次数多了,味道也就淡了”,这是本期选用的辛夷坞《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里的一段言论。现在的我,很少有时间回忆过去,所以,我的“过去”回忆起来味道还算浓郁。这期“我的中学时代”栏目是林深之写的《别人的青春》,她说她的童年是失足从坡上摔下去那一刻结束的,而我的童年是从爷爷去世的那一年结束的。人真正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是从面对死亡开始的,这是我的经验,只有面对死,才会渴望真正活着。那时,我骑自行车上学,一路上我开始了我思想的宏大叙事:死亡是什么?人生的意义又是什么?宇宙哪怕是趋向死亡的,它也还是值得追求的吗?凭着少年独有的、一往无前的自信,我相信没有我不能解决的问题。

  现在,我知道我想的这些问题在哲学上是人类不断提问、却无法终极解决的问题。罗素在他的《西方哲学史》里说:“而我们如果忘记了我们所不能知道的是何等之多,那我们就会对许多极重要的事物变得麻木不仁了。”幸好,在思考中,我知道了我所不能知道的有何等之多。在不自觉地思考这些问题,并终于明白自己的无知之后,我也逐渐离开了我的童年。

  女儿在四五岁刚开始学画画的时候,有一位阿姨让女儿为她画一幅画像。照着她的样子,女儿只画了一条鱼。阿姨哭笑不得地把这件事告诉我,我问女儿,为什么把人画成鱼。女儿说:“你不是说人是由爬行动物变的,而爬行动物又是从鱼变来的吗?”在孩子的眼里,本质是更重要的。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我们是谁?也许我们就是一条鱼,一条在思考中、在回忆里游弋的鱼。

上一篇: 时间有了加速度     下一篇: 带“口”的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