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的失败是另一种成功

作者:白岩松 来源:读者校园版

  各位同学,你们走进了大学,也算是这个人生阶段的成功人士。接下来,你们的期望值将不断地被调高,因为进了好大学就应该有好工作,有了好工作就应该有更好的未来。你们的人生将不断被这种更高的期望值推向“不成功就会很麻烦”的境地,这似乎更像一个无底洞。所以,今天要跟大家沟通的话题,叫作“漂亮的失败是另一种成功”。

  输得体面,并且有尊严

  当下是一个成功学泛滥的时代。中国的很多乱象,都与一味追求表面上的成功有关。我们只追求现实的结果,往往不追求真理;我们把结果看得非常重,因此我们从不享受过程;我们为了实现某种期待,往往不择手段。

  2012年,我参与了伦敦奥运会的报道,伦敦奥运会最重要的口号,叫“影响一代人”。有记者提问:“体育如何影响一代人?”伦敦奥组委的一位官员回答:“体育教会孩子们如何去赢。”这句话很正常,在中国,很多事都能教会孩子们如何去赢,但是他的下一句话让我格外感动:“同时,教会孩子们如何体面并且有尊严地输。”

  这是中国人很缺乏的一种教育。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孩子们从小到大,什么时候学习过如何体面并且有尊严地输?

  我记住了这句话。一方面,它让我更加明白,体育为什么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如此重要的角色;另一方面,它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此时的中国。

  仔细想想,在我们的人生中,谁躲得开失败?谁躲得开挫折?可是如果从小到大,我们都没有接受过挫折与失败的教育,不能够体面且有尊严地面对失败,那么成功又有什么意义?

  其实老祖宗早已明白这个道理,说“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既然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为什么我们从来不给孩子们教“十有八九”时该有的心态和应对能力?

  我上大学的时候,有一次输了一场球,一帮人痛哭了一夜,集体喝酒。很多年之后回望,才知道和后来所要经历的一切相比,那是多么微不足道的失败,而且是多么美好和难忘的失败。可是当时,我们以为世界末日来了。

  近年来,在很多高校,不止一次地发生年轻学子在美好的年华结束自己生命的不幸事件。我们的考试分数很高,内心却不够坚强,很小的挫折都会被我们放大。更何况,在太多“成功学”的概念笼罩下,稍微有一些不如意,人便会陷在负面情绪中难以自拔。

  因失败而伟大

  其实,回头看中国历史,包括世界历史,想想看,失败很可怕吗?中国有无数的历史人物,他们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失败,而不是因为成功。

  岳飞是因为成功才伟大吗?如果从我们现在的“成功学”角度来看,岳飞很失败。不管他仗打得怎么样,被人家N道令牌召回,最后还给处死了,在当时的社会来说,他是一个失败者。当时的成功者是谁?是秦桧。但岳飞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对吗?

  林则徐的人生成功吗?大家只记住了他成功的那一点——虎门销烟,但不知道在很多“妥协派”的压力下,一年之后林则徐被贬职。从当时的官场角度来说,他成功吗?一点儿也不。

  这些例子都是为了说明,补上“失败”这一课,对于此时的中国和每一个中国人而言,是多么重要的事。

  失败,其实有很多意义,这些意义比成功大,或者说,有一种成功必须以失败作为助推力的。南唐李后主,要论失败的话也登峰造极了,我们想要经历那样的失败都很难。但我们至今仍在谈论他,为什么?因为他作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留在了中国的文学史中。如果不是国破家亡,他会写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的词句吗?不会。这个失败对于李后主固然惨痛,但对于文学何尝不是一件幸事?在他的文字中,失败竟然成为一种美妙的意境。

  莫扎特,我不止一次去过他的故乡萨尔茨堡。他生前在家乡不是一个受欢迎的人,屡受排挤,命运多舛。但他又是一个天才,天才到什么地步?他一生中创作的音乐作品,交给普通人抄谱,终其一生都未必抄得完。但是在现实中,他的人生很失败,不成功。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莫扎特传》这部电影。他的对手——一个宫廷乐师,处处给他制造阻碍,但是今天,你是否还能记得他的对手的作品?不能。然而莫扎特到今天始终是一个天才的形象,活在全世界人的心目中,而且在他的音乐中,你听不到失败,听不到挫折,听不到身世的飘零和所有的难言之隐。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我们去探讨贝多芬的耳聋,探讨马勒家庭的不和睦——他很年轻的时候就写下《亡儿之歌》,连他的妻子都觉得,这将是一种预言,后来他的孩子真的夭折了……但是到了前年,马勒的交响乐在全世界上演的频率已经超过了贝多芬,成为第一。他曾经说,自己的音乐是写给50年后的人们的,他说对了。

  另外还有多少伟大的诗人,正是因为人生中的不幸、挫折和磨难,才创作出那些伟大的作品。我们都知道苏轼的诗词作品很有价值,但苏轼的仕宦生涯其实是非常糟糕的,他屡屡被排挤、贬谪,但即便这样,他仍然留下了传世佳作。所以,以史为鉴,回归到个人去看,我们应该知道,失败有时是必需的,而且是伟大创作的重要动力。

  失败是一门必修课

  人如果一直处于“成功”的状态,慢慢也就麻木了,你会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反倒是时常降临的失败与挫折,是上帝给你的一个提醒,让你从“失败”这门课里,受到某些教育。

  我采访过一位企业家,问他喜欢什么样的司机,他说他喜欢出过车祸的司机。为什么?出过车祸的司机比其他人更懂得安全驾驶的重要性。这是20年前我听到的回答,当时还不是太理解,越往后越觉得有道理。司机都是新的猛,越老越谨慎,因为刚开车的时候天不怕、地不怕,没经历过失败,觉得一切尽在掌握之中。当你自己出过车祸,甚至亲身经历过糟糕的事故,才会越来越谨慎,越来越小心,越来越知道安全驾驶的重要性。挫折与失败就是这样成为一种教育的。

  在一个人的成长当中,智商很重要,但是到我这个岁数就会明白,比智商更重要的是情商。智商决定你有资格与谁竞争,而情商决定最终谁能赢。在座的各位,你们的智商是相差无几的。但是走出校门之后,谁更有可能成为学校的“一张名片”,恐怕更多要靠情商了。与他人的合作,对社会的了解,对自己的心理调控,经得起失败,经得起表扬,让自己走得稳、走得远,内心强大而不失趣味,永远对前方充满好奇……

  我自己弄了一个“东西联大”。清华、北大、人大、中国传媒大学,每所学校都会给我提供五六份研究生简历,我会从中选择两个人。二期学员中有一个学生,始终搞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被录取。我没跟她说,其实就是因为在别的简历里,我看到的全是成功,得过什么奖、有什么优秀作品、如何年轻有为……唯独在这个姑娘的简历里,我看到了她的失败和她对挫折的态度。

  那么,经历过这样的打磨,有些东西我不用再教她了。对于年轻人,我并不很关心你们得过多少表扬,有过多少成就,我只担心你们几乎没经历过像样的挫折。我觉得每一所优秀的高校,都应该在毕业证上列出一门课程的得分,证明这个学生是否接受过挫折教育,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只有既得到过很多表扬、也经历过很多挫折的人,才能作为一名合格的毕业生,去面对前程未卜、风险未知的人生旅途。

  失败,是更好人生的开始

  此外,我们还应该明白,挫折与失败原本就是变革的机会。刚才我说过,任何失败都有可能是上帝对你的一种提醒,让你静下来思考,改变原来的路径。

  体育赛场上一直有一个准则——胜者不变败者变,对吗?在不久前结束的勇士队和骑士队的NBA总决赛中,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第四场时勇士队的变阵?为什么?他们在总比分1∶0领先的情况下,被骑士队连扳两局,总比分1∶2落后。勇士队变阵后一开始并不成功,第四场比赛上来就被打成7∶0,但他们坚持了下去,在那场比赛中完胜对手,最后“勇士”彻底击败“骑士”,成就了总冠军的伟业。最关键的一场比赛,就是1∶2落后之后的变阵。

  问题就在这儿。体育赛场上永远是“胜者不变败者变”,生活中,往往也是这样,被挑战者以不变应万变,挑战者才要出奇制胜。失败逼迫人们不得不变革。

  今年西甲冠军巴萨得到了“三冠王”,但如果回到1月份的时候,这是几乎所有的体育迷都想不到的。因为当时巴萨队近乎要完蛋了,他们输给皇马,输给塞尔塔,尤其是在新年伊始,输给了皇家社会队。

  失败就像是一个挤破毒瘤的过程。一次失败好像还无所谓,两次失败似乎也还能扛,但是输给皇家社会队之后,整个队的矛盾全面爆发出来:梅西和主教练之间的问题、踢球风格的问题,等等。这个时候球员们意识到,如果不认真面对现实,做出一个新的决定,他们将一事无成。

  球队从那次失败开始,真正走上了正轨,创造了足球史上又一个“三冠王”的奇迹。如果没有此前接二连三的失败,尤其是输给皇家社会队的这次惨败,如果当时稀里糊涂地赢了,所有的问题恐怕仍会稀里糊涂地存在着。隔几场输一场,隔几场再输一场,最后或许能拿到“三冠王”的一冠,但不会达到如此伟大的高度。

  人的一生很短,仔细一想也很长,要经历多少关口?在这些关口所做出的抉择,往往影响命运的走向。而失败,往往是更好人生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