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低碳族

作者:临渊 来源:读者校园版

  把灯泡换成节能灯、开始多吃素少吃肉、调低空调温度、少看电视、接水洗脸……就在人类对自己的最新、最时尚的低碳生活津津乐道时,有一群动物却差点笑掉了大牙,因为这些方式对它们来说,实在是out啦!它们才是顶级正宗的“低碳族”,拥有着在成千上万年的进化中练就的“低碳”本领。

  “一”“人”飞行术

  候鸟大雁,为了活得更美好,无论生活在亚洲、欧洲,还是北美洲,每年都会南北往返着迁徙,历经千山万水,旅途时间长达一两个月。在此期间,它们总是由有经验的老雁担任头领,排队飞行。它们的飞行阵列通常只有两种:“一”字或“人”字。

  虽说人家招式少,但是架不住管用啊!对于大雁来说,有了“一”“人”飞行术,它们简直成了“节能”中的“战斗机”。

  原因很简单,当领头雁扇动翅膀时,翅膀尖端就会产生一股上升气流,虽然这股气流极为微弱,但大雁们也绝不会浪费,排在后面的马上会乘着这股气流滑翔,让翅膀能歇一会儿是一会儿,而且大雁越多,飞起来越省力气。遗憾的是,这么一来,没有气流可以利用的领头雁就比较辛苦了,好在大雁们执行了“轮班制”,常常变化队形,大家伙儿轮流做领头雁。

  此外,这种飞行术对大雁们防御敌害、互相照应、避免掉队也很有好处。

  鳞片进行热转换

  蝴蝶的翅膀上“挂”了无数鳞片,一片一片的,像瓦片一样,细小到要在高倍显微镜下才能看清楚。就是这些鳞片充当着蝴蝶的热转化器,它们能帮助蝴蝶吸收和散发热量,进行体温调节。

  无论温度过高或过低,脆弱的蝴蝶都会面临困境,好在有这些鳞片,它们会适时挺身而出。每当温度上升,阳光照射到鳞片上时,鳞片便会自动张开,以减小阳光的辐射角度,从而减少对阳光热量的吸收;而当外界的气温过低时,这些鳞片则会自动闭合,让阳光直接照射到鳞片上,增加吸收的热量。这样一来,就保证了蝴蝶不用“空调”“电扇”就能恰到好处地控制自己的体温。

  放的是“绿色屁”

  生活在澳大利亚的袋鼠,它们只放“绿色屁”,也就是说,袋鼠的屁中不含甲烷等温室气体。

  原因很简单,在袋鼠的胃中含有一种特殊的细菌,这种细菌不但不制造甲烷,还能产生一种改善消化的化合物—醋酸盐。只不过这种细菌到底是什么来路,科学家目前还不清楚,不过相信距离真相大白的时间也不远了,科学家已经从袋鼠的胃中提取了200多种细菌,正一一研究呢。

  住上“六角屋”

  这是动物低碳族中最著名的一位—蜜蜂。几乎全世界所有的蜜蜂都是按照同一种模式来建造它们的家—蜂窝。蜂窝由一个个排列整齐的六棱柱形小蜂房组成,这些蜂房大小相同,每个都是正六边形,每个都被其他蜂房包围,而两个蜂房之间只隔着一堵蜡制的墙。每个蜂房的底部是由3个完全一样的菱形组成,曾有好奇的人测量过这些菱形的角度,发现它们和近代数学家计算出的菱形钝角、锐角完全相同(分别是109°和70°)。

  千万不要小瞧这种房屋哦,它不仅构造精巧、适用,所能承受的冲击力也比其他结构大,最重要的是,它完全符合“低碳族”的理念—最大限度地节省材料。换句话说,蜜蜂使用最少的蜂蜡建出了空间最大的蜂房。而正六边形的“房门”,正好供有着近似圆柱形身体的蜜蜂出入,使得它们在蜂房里既不会有多余的空间,也不会感到拥挤。

  这些家伙只是动物低碳族中的少数代表。事实上,要想成为真正的低碳族,我们人类要不断地向动物们学习。

上一篇: “吃掉”我们的下一代     下一篇: 108天微博环游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