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鸡

作者:王应春 来源:读者校园版

  在香港,“小学鸡”是对小学生的调侃。小学生整天在操场上乱跑,从楼上看下去,就像一群小鸡。该词后来延伸开来,用以形容心智不成熟、时常惹是生非、行为像小学生的人。

  网上一段名为《大埔超级城无礼小学鸡当街大闹父母》的短片中,一名年约7岁的小学生和父母逛百货公司,因琐事与父母在大庭广众之下争吵,男孩叉着腰,情绪激动地说:“你们无权带我来这里,我根本不想来……我要报警!”

  男童刺耳的声音引来不少人侧目。看不过眼的路人走上前,代男童的父母出口教训,却令男童更加火大,回呛围观者:“关你屁事!”接着又是一口流利的脏话!

  有围观者用手机把争吵过程拍了下来。短片上传后,引来香港市民对“小学鸡”排山倒海的指责。

  “大家怎么看这段短片?”我问我的学生。

  “他不对!”

  “他对父母没有礼貌!”

  “他不应该说脏话!”

  学生们用标准答案显示自己是乖孩子。

  “但为什么这个男孩会变成这样?难道是天生的?包括那满口流利的脏话?”最后我问,“有谁试过,像这个男孩一样不能控制自己,甚至想对父母破口大骂?”

  见大家默不作声,我先举起了自己的手,说:“我有过。”很快,一只只小手举起来,最后,全班学生都举起了手。

  “你们的理由是什么?”

  “爸妈从不理会我的感受!”

  “他答应我做完补充练习会有奖品,结果奖品是另一份补充练习!”

  “小时候他答应带我去科学馆,一直等到现在都没兑现!”

  这段短片中最令我注意的并非孩子的行为,而是父母在事件中的表现。这对父母一直出奇地低声下气,像下人一样忍受责骂,既不能安抚自己的孩子,也没能保护他,连把他带离愤怒的人群、免受众人指责也办不到,令人不得不反思男孩对他俩的指控:“你们根本不懂怎么教我!”

  更有不少父母,因为没有时间和耐心陪伴子女、与他们沟通,而不能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只能以过分的物质奖励甚至盲目纵容作为补偿,便慢慢产生了一个又一个“小学鸡”“小恶霸”。

  大家都喜欢对这些“小霸王”口诛笔伐,却没有人对一手制造“这一代恶魔的人”进行追究。

  孩子,我赞成你的指控!因为我也曾遇到过、教过甚至骂过很多既不懂得管教,又不肯去学习,却喜欢生孩子的父母。结果就是,他们直接制造了一个拥有不愉快童年的孩子。